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此一言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春风也有伤心事(七)

第一百五十五章 春风也有伤心事(七)

    任怀元细思量,发现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

    以长公主的权势,若想要那女子不好过,不会采用如此拙劣的手段。

    换言之,她根本没有让长公主出手的资格!

    一叶障目,这么浅显的道理他竟未明白!

    所以,当年殿下她才懒得解释?

    她咄咄逼人也是因为自己的不信任在先?反而误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执着了多年的事实,突然就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另一种真相,任怀元心潮起伏……

    长公主见他沉默不语,以为他尤自不信,不由愈发委屈:

    别人一言不发他就信,自己说了那么多,他偏一句也不肯听!

    还说与人无私情?

    没有私情,你惦记她半辈子?

    说到底,还是她赢了,自己趾高气昂地发了一通宣言,什么不让他惦记别人要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如今看来都是笑话,她就是死了,也在地底下看热闹吧?

    “……得不到的永远最好,早知道,无论如何我也会派暗卫守着,让她好好活着,嫁个好人家,省得你惦记……”

    长公主半堵气半后悔,真假都有。

    若早知道,就不让她死了……自己与驸马不和,她就是根源之一!

    “好了,她的事与咱们无关。”

    锦言一拍手,现在不是个人思考时间,本庭还没宣判呢!

    “现在,我们来原故事的真实版本,”

    摒弃了种种附加情节,故事的梗概应该是这样的:

    有一女暗慕某公子,甘愿为妾。某公子不知。

    有贵女亦倾慕公子,且由父辈做主定下婚事。

    因贵女曾偶见他二人交谈场景,误以为二者有私情,遂在亲事敲定后在此女面前宣告某公子的主权所有。

    此女眼见妾位无望。悲伤之余,听闻父母为自己许下亲事,不愿就范,就一面将情意告之公子。一面一哭二闹三上吊,未必是真要寻死,或许为自己做个交代也有可能……

    结果丫鬟爽约归迟,一不小心假戏成真。

    “……综上,某公子既不曾与该女子有私情,亦不曾与她谈婚论嫁,甚至连其心意也是订亲后才知;

    贵女虽误会在先,但当面提点实属正常,于己是紧张在意自己的未婚夫婿,于他。是为该女子好,免得她继续痴缠,害人害己,甚至连累家族……”

    长公主是大老板,在公正的前提下有倾向性的敲边鼓也能理解。

    况且她没做错。那女子若不死心,对驸马勾勾搭搭的,事发后,绝对是要祸及全家的。

    “……那她为什么要死?”

    锦言一摊手:“因为我中意他他不中意我?因为母亲相看的亲事不好?因为被心仪之人的未婚妻刺激?”

    “能选的路有很多,怎么会偏选了条绝路?若情深所致,为何要私下递诗?既未曾有私情,更不曾始乱终弃。明知对方定了亲要娶贵女,还送这种东西,明显是给人招灾惹祸,哪里有半分为他着想?”

    驸马是个好人,但这种偏要将别人的死因揽自己身上的自做多情,真是令人不喜。锦言对故事中的黄衣姑娘好感欠奉——

    你暗恋人家,要么就偷偷暗到底,反正你喜欢他是你自己事,未必需要他知道;

    要么你早点挑明,成就成。不成就死心!反正目标定的是妾位,痴缠硬赖就是。

    偏这位,开始矜持着,后来见没戏,才去表明爱意,这不是添乱找麻烦嘛!

    这点事驸马爹居然没看明白?

    定是个怜香惜玉的主!

    锦言偷偷给任怀元贴了个风流情种的标签。

    ……

    她这一番话,委实令任怀元震惊!

    不管哪个朝代,社会对于男人的认知向来如此,觉得一个男人越优秀,围绕身边的女人也就越多,要不,怎么只有皇帝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寻常男人只可三妻四妾?

    男人更喜欢在“男女关系”上彰显自身的雄性本质,所以,虽然长公主误会自己与这女子有私情,导致夫妻不和,但内心深处,他还是颇有番虚荣的——

    有女子爱你爱到求不得宁愿赴死的程度,足够满足男人的虚荣心,一辈子都有了沾沾自喜的炫耀资本了!

    所以,他从未认为那个女子的爱慕夹带着私欲——

    不管自己是否有情,她是因恋他在先,被长公主教训在后,决然赴死的,他不但辜负佳人美意,还令人丧命。

    从未深思过那女子的行为有无不妥……

    锦言的这番解读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明明是她小孩子家家的乱讲,偏偏愈琢磨愈觉得有道理:

    她既然知道自己赐婚尚主,费尽心思地给自己递什么情诗啊?

    本就无瓜葛,更谈不上有情。

    在那个当口,她这种行为明摆是找麻烦啊,本来无事,白纸黑字反倒成了证据,传出去,无事也成了有事!

    明明已赐婚尚主,还与别的女子纠缠,这对他个人,对整个任府都非常地不利!

    任怀元后知后觉,惊出一身二十多年前的冷汗!

    好在没传出去,长公主虽然与他大吵了一顿,却将此事压下了……

    这女子,为何要这么做?

    “……原因嘛,无非有二,要么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暗恋无果,虽然不成,也想让意中人知晓自己的情意,并无恶意;”

    既然你们俩都挑明,那我也往明处上分析:

    “要么就是故意添堵,制造点误会麻烦什么的,上眼药呗。后面再哭哭闹闹几番寻死,效果就更好……”

    男人不都这样,先知芳心暗许,自然洋洋得意,又听她数度轻生,一颗心自然就偏过去了,哪怕之前没印象。这下子也记住了——

    佳人为自己要死要活的!你记不住人家,还算男人吗?

    这种心理是最本真的动物属性,是“性”的一种原始驱动力,无关乎人品道德。

    估计那小姑娘原本可能真是私下偷偷犯花痴。知道他尚主后,未必就真想表白,偏被长公主刺激了一通,咬牙跺脚,心脑发热,就写了酸诗递出去了……

    至于寻死什么的,可能是不满意要订的亲事,才闹腾的,一石二鸟什么的……

    ……

    浪漫悱恻的才子佳人艳情,被锦言举着小刀。一一拆解,呈现另一种或许真实的版本,冷酷理智地令人发指!

    “……我师父早说过,哭哭啼啼要寻死的,都不是真想死。无非把寻死当成手段来使。真正生无可恋一心寻死的,都是避开人悄没儿声地把自己解决了……”

    这位举着貌似名为“客观分析”的小刀,还拆分着呢——

    刚才他们吵的时候,锦言可是听得真切,说是那姑娘绝过食、上过吊,换了好几种死法,惊吓几次。最终才把自己折腾没的……

    最重要的,这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丫鬟迟归!

    玄机就在这迟归二字上呢!

    若是没有迟归呢?

    准时回来了,不就正好撞见?不应该马上呼救,上前抢救?

    上吊,上吊。没吊上去,自然死不了……

    如果时机拿捏不好,真吊上去又没人发现……嗯,晚上几分钟,可就真玩完了。

    所以说。上吊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儿,没有再三确认各方条件都到位的前提下,不能轻易模仿!

    象堂姐卫锦云,心里主意已定,镇静自若,没露一丝破绽,贴身丫鬟、自家亲人,没一个察觉到反常的!

    而且,她还深思熟虑选了个不连累父母亲人的死法——

    锦言闲来无事在与水苏闲聊中曾打听过锦云生前种种,尤其是暴毙之前的言行举止,对她的死因心知肚明:

    喜欢夹竹桃啊……

    还用来插瓶?

    难怪医者判为心痹之症。

    ……

    是啊……

    这时,长公主也反应过来了,宫里真一心寻死的女人,怎么样都能了结,反倒是那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往往都是有目的地折腾。

    漏洞百出,她竟没看明白!

    也不敢去细想。

    无意闻听死讯,她是有几分唏嘘的,可惜了!没觉得她的死与自己有何关系。

    谁料接着任怀元满腔怒火杀来,口口声声指责她仗势欺人,逼死无辜!

    她又惊又怒又气又恨,断然否认。

    她们才是未婚夫妻,他竟为个外人诬陷自己!

    果然是有私情啊……

    大吵一通。

    自此芥蒂深成,彼此都不去碰触。

    一个认定二者有私情,所以才将她视棒打鸳鸯,逼他爱人轻生的罪人;

    他心里另有他人,她能怎么办?

    解释?从何解释?

    提此事自取其辱?

    一个以为对方青红不分,草菅人命,为一点莫须有就累及无辜,又以为伯仁因我而亡,暗自内疚……

    提此事做甚?

    她做都做了,难道还能抵命不成?

    斯人已逝,他若不合时宜地讨要说法,再累及她的家人呢?

    误会的种子就这样种下去,渐成习惯的延续,经过近三十年的成长,盘根错节、繁盛茂密。

    甚至,连当初他们见面的旧地方,都被冷落多年。

    任怀元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定下来别院,长公主就一直不阴不阳,原来,她以为自己借此凭吊故人?

    真傻……他当时只想到这里距城最近……

    树轰然倒地,繁枝密叶也在瞬间奇迹般地消失不见……

    她向来端方高贵,竟也会向假想敌宣告:

    驸马是本宫心仪之人……

    忍不住去捕捉她的视线,心里就热热的……

    ps:

    ps1:带孩子去看大熊猫,话说,国宝真是将生命在于静止发挥到极致,整整一个小时,它坐在那里一动未动,除了啃几口竹子外,淡定如雕像。

    ps2:谢谢桃源在心中、寻找于晴的粉票票,今日受熊猫反刺激,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