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畔何人初见月相见(六)
各位书友新年快乐。 溪岸的峭壁上立着两个人,正是那日跟璟然在一起的两人。那个年长是晋王,开封尹柴荣。这柴荣,幼年父母皆亡,被姑父也就是当今皇上郭威收为养子。他生性敦厚,善于理财,曾随商人贩茶,往来于南北各地。 乾祐三年,郭威留在京都开封的亲属全被汉隐帝诛杀,郭威起兵,代汉建周,登基称帝。柴荣以皇子的身份任澶州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后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 柴荣问:“那个年轻人是谁?”“枢密使李悟的义子程俊,”答话的人是禁军军官,名叫赵匡胤。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乾佑元年,投郭威幕下,屡立战功。广顺元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早在乾祐三年,赵匡胤结识了柴荣,在一系列的并肩作战中,建立了手足情谊。 柴荣又问:“那个后面穿粉衣裳的女子是谁?”“有名的美人,门下省侍中珞仲其的掌上明珠珞云珠。”“前面撑篙穿绿衣裳的女子呢?”柴荣又问,赵匡胤仔细看看,看不真切,他摇摇头:“不认识,一会儿问问璟然就知道了!”柴荣点了点头。 竹筏上,程俊和素素打打闹闹,云珠在后面看得咯咯直笑。璟然看见峭壁上的柴荣和赵匡胤,三人目光一聚,柴荣和赵匡胤转头离开了。 璟然说:“你们别闹了,等下筏子翻了,没衣裳换。”程俊听了,做了一个休战的手势。 璟然继续道:“素素,先靠边吧,我要上趟山借本书,你们钓鱼等我吧!”素素伸了伸舌头,乖乖靠了岸,璟然上岸,沿着台阶拾阶而上。 上了石阶,拐两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正是一座不大的寺庙,上书三个字“云相寺”。这“云相寺”是个很小的山寺,平日里香火也不旺。柴荣他们经常在这里相会。 推开山门来到后禅房,柴荣和赵匡胤正在饮茶。璟然一拱手:“久等!”赵匡胤问:“那个穿绿衣裳的女子是谁?”萧璟然撩袍坐下,轻描淡写道:“珞家小姐的朋友,名字叫什么,我还真没记住。” 柴荣两人深知萧璟然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对平常女子也没兴趣,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没再追问。 柴荣道:“刚才这一路上来,看到有百姓骂娘呢!”璟然喝口茶:“为什么?”赵匡胤道:“还不是为牛皮和牛租的事。” 璟然一笑:“牛皮是护甲和盾主要材料。李嗣源时收牛皮,拿盐草草的打发哄弄百姓。到了石敬瑭,强行“收购”牛皮。刘知远刘承佑时,官府严禁民间私自买卖牛皮,且将民间所有牛皮都征入官,付给百姓的价格又低,老百姓苦不堪言。这种没来头的事情,当官嘴一张,老百姓就揭不开锅了。” 柴荣道:“是啊,最近皇上正为这件事情头疼呢。”赵匡胤道:“当年朱温打淮南,抢来几十万头耕牛分给百姓,每年给官府交租子。到了刘承佑,牛子牛孙多少代了,牛租还收呢,能不气嘛。” 璟然摇着头:“刘氏的法律确实过于残暴严苛,贩卖私盐、酒曲者一律处死,私自贩卖牛皮一寸即判死刑。”柴荣点头:“是啊,皇上也在想办法呢!”他没说话,看着萧璟然。 璟然也没说话,端着茶杯,想了很久。他放下茶杯道:“若废免“牛租”如何?”柴荣:“哦?”了一声,璟然继续道:“民间牛皮以原先一律官收的办法,改为按田亩多少分摊怎样?” 柴荣点头:“只是…按多少田亩分摊合适?”萧璟然一脸茫然:“我一介书生,没种过田。”柴荣一笑,看了他一眼,心中跟明镜似的,萧璟然也不言声,只低头喝茶。 三人作别,柴荣和赵匡胤一路回到京城。第二天早朝,柴荣即上本改牛皮税,废牛租。郭威本有此意,和群臣商讨之后即颁旨:“应天下所纳牛皮,今将逐年所纳数三分内减收二分,其一分于一户苗上配定。每秋夏苗共十顷,纳连角牛皮一张。”将牛皮税纳入田亩,一定程度上减轻贫困农民的负担。 又颁布诏令:“今后青盐一石依旧抽税八百,盐一斗,白盐抽钱五百,盐五千,此外,更不得别有要求。”郭威又将盐税恢复到唐朝时的数目,数目虽然有限,但毕竟有改善,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不少。这一下百姓皆开心不已,均奔走相告:总算是出了个好皇帝。 广顺三年郭威在柴荣的建议下,又发布敕令:“应有客户无佃系省庄田,桑土,舍予,便赐逐户,充为永业,仍仰县司给与凭由。应诸处无属营田户部院及系县人户所纳租中课利,起今年后并与除放。所有见牛犊并赐本户,官中永不收系。”既罢营田,亦除牛租。 至此,唐文宗李昂以来存在了百余年的营田务终止了,营田土地转化成自耕农土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濒于崩溃边缘的社会经济渐现复苏迹象。 “是岁出户三万余,要百姓既得为永业,此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到广顺三年,后周直接控制的人口增加了三万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