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17章 安史之乱 17

第17章 安史之乱 17

    我们难以准确地判断安禄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反叛之心,但他的一个举动却足以证明他那颗本已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了,那就是他让自己的心腹刘骆谷长期留在京师,刺探朝廷的各种情报。≧,

    如果说此时的安禄山还只是有了不安分的想法,仍旧在背叛与忠诚的艰难抉择中纠结着,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使得他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法回头。

    天宝十年无疑是安禄山人生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叛乱已经不再是他的一个想法,而是开始低调地付诸行动。他之所以行事低调是因为他最害怕的人李林甫还活着!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请求担任河东节度使的请求终于得到李隆基的批准,从此,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近二十万精兵全都置于安禄山的掌控之下。

    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河东,所以他需要一个人帮他掌控河东镇的大权,最终选择了吉温。

    吉温是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高手,所以他一直游走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三股势力之间。

    吉温曾经秉承李林甫的意志对太子进行残酷的打压,也曾经暗示杨国忠是向李林甫夺权的时候了。

    虽然他已经是帝国的郎中级官员,可是他仍嫌自己升迁得太慢,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可以帮助他迅速实现政治理想的人。这个人终于找到了,那么他要做的事情便是得到这个人的青睐。

    善于巴结领导的吉温与安禄山的关系迅速升温。最终形同兄弟,所以吉温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话语。

    “虽然李右丞相对安兄不错。但是肯定不会引荐您出任宰相。我可以帮助您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如果安兄向圣上推荐我,一旦我拥有在圣上面前说话的机会。我一定不遗余力地在圣上面前上奏安兄堪当大任。咱们联手将李林甫排挤出宰相行列。宰相之位非安兄莫属!”

    从这次谈话开始,吉温已经开始将政治砝码全都压在安禄山身上。

    在安禄山的推荐下,吉温出任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张通儒出任留后判官。

    吉温接到委任状后不禁欣喜若狂,因为一条金光大道已经在他的脚下铺就,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的诏书中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我们从这个细节中依稀可以看到李隆基的政治智慧。

    安禄山这个河东节度使并没有按照惯例兼任太原尹。虽然此时并不像安史之乱之后那样节度使必然兼任治所州刺史,但这却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此前,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出任范阳节度使时兼任范阳大都督长史。范阳大都督由亲王遥领,长史为大都督府的实际长官,而安禄山这次出任河东节度使仅仅担任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太守。由此带来的深远的政治军事影响将在日后显现出来。

    这年秋天,新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决定用一次军事胜利来确立自己在河东镇将士心中的地位,最终却事与愿违,安禄山这次出征收获的却是一场惨痛的失败,不过损兵折将的安禄山却看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扩充实力的机会。

    第二年,为了一雪前耻,安禄山决定统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契丹。其实这次讨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安禄山上奏李隆基希望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率军配合这次征讨行动。阿布思本是九姓胡人的首领,后来率部内附唐朝。身材魁梧而且素有谋略的阿布思深受李隆基的宠爱。阿布思的得宠自然引起安禄山的嫉妒和不满。

    安禄山此前曾经上奏将阿布思及其率领的部众迁移到他的辖区内。这件事因为遭到阿布思的反对而作罢。安禄山想利用这次联合征讨契丹的机会趁机杀害阿布思,不仅可以铲除一个强劲的对手,还可以收服他的部众增强自身的实力。

    聪明的阿布思自然看穿了安禄山的阴谋。可是他却对此无可奈何,因为谁也不敢违抗皇帝的诏令。

    他希望自己的领导朔方节度留后帮助自己摆脱危局,可是他的领导却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场老油子。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婉言拒绝了阿布思的要求。

    惊恐不已的阿布思最终走上了反叛之路。逃回了曾经熟悉而如今又陌生的大草原,数次侵扰唐朝边境。成为唐帝国的心头大患。

    此时的漠北已经成为日渐强盛的回纥的天下。在回纥的打击下,穷途末路的阿布思最终投奔葛逻禄部落。

    在北庭都护程千里的军事威慑下,葛逻禄人将阿布思以及他的妻子、部众数千人押送北庭都护府。阿布思的人生最终以悲剧收场,程千里因功升任右金吾卫大将军,主管京城治安。

    安禄山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阿布思败亡过程中,安禄山不断地将阿布思散落的部众收归到自己麾下。“禄山已得(阿)布思众,则兵雄天下,愈偃肆。”(《新唐书》)

    十月,唯一可以镇得住安禄山的人也是安禄山最为恐惧的人——宰相李林甫死了。

    安禄山对李林甫的态度经历了献媚、傲慢和畏惧三个阶段。

    起初,安禄山绞尽脑汁地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正是在李林甫的保荐下,安禄山才得以在仕途上一路升迁。

    随着李隆基对他宠爱的加深,自我膨胀的安禄山渐渐不把李林甫放在眼里,举手投足间透着傲慢。

    善于玩弄权术的李林甫决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李林甫故意让王鉷与安禄山一同来拜见自己。王鉷可是一位具有很大政治影响力的大人物,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宰相。可是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大人见到李林甫竟然卑躬屈膝,曲意逢迎。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得益于李林甫。

    在一旁的安禄山自然领悟到李林甫的老辣,不得不弯下了自己腰。

    李林甫与安禄山谈话时可以毫不费力地揣测出他的用意。安禄山不得不佩服李林甫是一个善于察颜观色的老手。一个可以洞察自己内心活动的人自然会让自己感到恐惧。安禄山即使在寒冬季节与李林甫谈话时仍旧汗流满面。

    望着恐慌不安的安禄山。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达到目的的李林甫改用温和的口气,还曾经关切地将自己的袍子披在安禄山的身上。恩威并施的李林甫让安禄山感激涕零。

    甘拜下风的安禄山恭敬地称呼李林甫为“十郎”。唐代。郎是主人对仆人的称谓,足见安禄山对李林甫的恭敬与惊恐。

    每当刘骆谷从京城返回范阳,安禄山总会迫不及待地问:“十郎怎么样?”

    如果他听说李林甫赞赏自己,安禄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他听说李林甫流露出对他的不满,坐在床上的安禄山会惊恐不已地说:“我的死期不远了。”

    这件事被当红戏子李龟年知道后,经常在李隆基面前模仿安禄山惊恐万分的丑态。李隆基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很多史家将安史之乱归罪于李林甫为了一己私利而提出的“以番代汉”政策。这个政策的确为包括安禄山在内的一大批胡人将领的升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是安禄山之所以最终走上反叛之路的原因却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林甫过早地死去。

    安禄山逐渐蜕变为埋藏在唐帝国内部的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正是因为一个人的触碰。这个炸弹才进入爆炸倒计时。

    这个人就是杨国忠,早年名叫杨钊。杨钊的祖父杨友谅与杨玉环的名义上的祖父杨志谦是亲兄弟,所以他只是杨玉环的一个远房亲戚。

    杨钊出生于一个日渐没落的家庭。他的身上有一个难以抹去的历史污点,因为他的舅舅就是武则天晚年最宠信的情人张易之。

    家道中落并没有激励着杨钊奋发图强,光耀门楣。我行我素的杨钊自幼对读书没有多少兴趣,而且行为放荡不检点,酷爱饮酒和赌博,俨然一个沾染不良习气的不良少年,所以邻居乡亲们都看不起他。

    虚度年华的杨钊直到而立之年仍旧没有立锥之地。于是跑到剑南当兵去了。

    剑南是哪里?剑南指剑阁以南的广大区域,大致包括今四川大部以及云南东北部。

    后来肃宗李亨当政时认为剑南节度使管辖区域过于辽阔,所以分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东川节度使。代宗李豫将剑南西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以及山南东道节度使合并设立“三川节度使”。唐代没有“四川”的概念只有“三川”的概念。

    许多人以为四川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境内的四条大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个“川”并不是大河的意思而是平原或者原野的意思。北宋政府将唐代的“三川”分割为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和利州路,合成川陕四路。简称“四川”,不过这个四川要比现在的四川省要大。

    杨钊的从军生涯并不顺利,因得罪领导而受到鞭打。

    他后来凭借工作突出混了个新都县尉的小官。可是唐代的广大中下级官员可不是铁饭碗,任期届满后需要等待组织再分配。如果得不到新工作的官员不得不下岗再就业。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活来源。

    杨钊竟然穷困到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的地步,幸好得到当地富豪鲜于仲通的慷慨解囊。这就是“官员傍大款”的好处。

    堂叔父杨元琰在蜀州病故。杨钊闻讯后跑过去帮忙料理丧事。

    在这个举家哀悼的日子里。色胆包天的杨钊居然与自己的堂妹也就是杨玉环的二姐裴氏(后来的虢国夫人)私通。杨钊绝对不会想到这次**居然会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偷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叔父家里的人都忙于料理丧事,杨钊趁乱从叔父家中搜罗出大量财物,然后跑到赌场里美美地赌了一把,可是却输了个精光。

    自感颜面无存的杨钊逃走了,继续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后来,杨钊调任扶风县尉,可是因为不得志而再次离职,又踏上了前往四川的路,而这一次巴蜀之旅注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因为与当朝宰相李林甫不和,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急切地希望与日益得宠的杨贵妃拉上关系,从而为自己找到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政治靠山。

    章仇兼琼派遣鲜于仲通负责此次公关活动。一筹莫展的鲜于仲通突然想到了杨贵妃的远房亲戚杨国忠,于是将杨国忠引荐给章仇兼琼。

    初次见面时,相貌伟岸而又善于言辞的杨国忠得到章仇兼琼的赏识,当然章仇兼琼更看重的是他的背景。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初冬时节,杨国忠携带价值百万的金银珠宝以春贡的名义进京拉关系,而这次京城之旅注定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杨元琰去世时,杨玉环还很年幼,所以她对这个将家中财物席卷而走的堂哥并没有什么印象。

    杨钊没有冒失地直接觐见如今已经身为贵妃小表妹,而是首先找到了自己的老相好杨玉环的二姐。

    正值她刚刚死了丈夫,两个**般的男女自然夜夜温存。

    在她的引荐下,杨钊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杨贵妃。杨钊将自己此次携带的这些宝物一一分给杨氏姐妹,自然分给老相好的财物最多。

    章仇兼琼的投资终于有了回报,很快便进京担任户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

    虽然杨钊攀上了杨玉环这个高枝,但他仅仅得到金吾兵曹参军这样正八品下阶的小官,因为李隆基对于这个远房亲戚尚处于考察阶段。

    尽管如此,杨钊这个小官吏仍旧可以凭借贵妃娘家人的身份可以进宫服侍在李隆基身边。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李隆基发现了杨钊身上的闪光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