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24章 暴风骤雨2

第24章 暴风骤雨2

    李亨,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九月初三,出生于太子李隆基的东宫。他的母亲杨贵嫔(唐朝皇后之下有贵妃、贵嫔、贵人等。儿子即位后,她被追赠谥号为“元献皇后”),出身于关陇地区名门望族——弘农杨氏(郡治在今河南灵宝,血缘属于隋朝皇室后裔)。杨氏的曾祖父杨士达曾在隋朝担任宰相(门下省纳言),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所以,如果母系血缘算起来,李亨的母亲杨氏要比父亲李隆基还高了一辈呢!幸亏这是在风气开放的大唐,不同辈分之间的婚姻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亨出生以后,就没能和生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因为,杨氏仅仅是太子(当时的李隆基)的姬妾,而太子妃(正妻)是王氏(后来成为李隆基的皇后)。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的地位当然要比其他姬妾高得多。然而,此时的王氏一直没有生育,杨氏“不敢独享作为母亲的喜悦”,更为了儿子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忍痛将儿子送到了王氏膝下。所幸,王氏对儿时的李亨百般呵护,待他像亲儿子一样,并对他进行了早期的启蒙和培养。

    他最初叫“嗣升”,后来多次被改名。先后用过的“官名”(李嗣升、李浚、李屿、李绍、李亨)多达5个,在古代帝王中创造了一项记录。744年,他才被最终定名为“李亨”。此后再也没有改动,因此人们习惯上把他叫李亨。也就是说这位经历坎坷的皇子,直到34岁时终于才有了稳定的名字!为个皇子的名字这样折腾。实属绝无仅有!作为第3子的李亨,母亲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并没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他后来被立为太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一竞争者:李琮(又名李嗣直、李潭)

    他的大哥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生母为刘华妃(李隆基开元年间对后宫封号进行了改革,设惠妃、丽妃、华妃3妃)。由于他一直没有进入父亲的视野,所以史书对他的记载极其简略,基本上只有他的任职履历,而没有多少具体事迹。以至于我们对他的能力、品行等,均所知甚少。从仅有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推断,他为人谦和、口碑不错。可能由于长期没有担任实际职务。所以也没有得罪多少人。他在710年,被祖父李旦封为许昌郡王。712年八月,父亲即位后,他进封为郯(tan)王。716年,改封庆王,并改名李潭。733年,担任荣誉太子导师(太子太师),改名李琮。736年,又被授予荣誉国家领导人(司徒)。742年。兼荣誉太原地区行政长官(太原牧)。752年五月,李琮病死,被父亲追谥为“靖德太子”。李亨即位后,追谥他为“奉天皇帝”。

    第二竞争者:李瑛(又名李嗣谦、李鸿)

    二哥李瑛(706-737年)。原名李嗣谦,生母为赵丽妃。最初,他的母亲比较得宠。因此他短短32年的人生道路上,前半段显得非常平顺。710年九月。他被封为封真定郡王。712年八月,进封郢王。715年正月。被册立为皇太子。725年,改名李鸿(李隆基也不嫌麻烦,为儿子们一次次的改名,真是无聊之极啊)。被立为太子越早,就越会成为其他庶母和兄弟的眼中钉。女人总有容颜老去的时候,嫔妃也总有失宠的时候。当李瑛的母亲被李隆基日渐疏远时,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也就会每况愈下。

    第三竞争者:李瑁(又名李清)

    十八弟李瑁(?—775年),生母为武惠妃。年轻貌美的武惠妃受到了李隆基的专宠,她为皇帝生育的儿女地位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武惠妃共为李隆基生育了4子3女: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上仙公主,寿王李瑁、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太华公主。随着地位的巩固和儿子的成年,她开始刻意拉拢朝中重臣,极力想使自己的儿子李瑁(武惠妃此前所生的几个儿女夭折,所以身为皇18子、相貌和能力较为突出的李瑁,身份日渐尊贵)立为太子。李瑁7岁时,在一次拜见兄长永王李璘的过程中,言谈举止符合仪礼,领一旁的父亲极为欣赏。725年三月,他被封为寿王。727年,成为成都地区的名义上的军政长官(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735年,又被加上了文官最高荣誉头像(开府仪同三司)。

    和李瑛情况类似的鄂王李瑶(李隆基第5子,生母皇甫德仪)、光王李琚(李隆基第8子,生母刘才人),也都因为母亲的失宠而倍感冷落。共同的处境,使得他们常常怨言流露,说些对武惠妃和父亲不大恭敬的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不怕被贼偷,就怕被贼惦记”。他们的这些话,都被武惠妃的女婿、咸宜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杨洄得到后报给了丈母娘。武惠妃再把这些“不轨动向”,添盐加醋地报告给了李隆基。怒不可遏的李隆基当时就有了换太子李瑛的念头,只是在宰相张九龄的坚决反对下才作罢。

    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武惠妃,还是设下了歹毒的圈套要致这些人于死地。737年四月,武惠妃假传旨意召唤李瑛、李瑶、李琚三兄弟与薛锈(太子李瑛的大舅哥)入宫。说是皇宫有盗贼,叮嘱他们来是要披挂整齐、带好武器,保卫父皇。当这思想单纯的4个人按照约定入宫时,武惠妃却对李隆基紧急奏报说:“太子三兄弟兵变,已经杀入宫内。”身经多次宫廷政变的李隆基,熊熊怒火立刻被再次点燃。他也不及多想,就立刻下令将4人逮捕。在李林甫的建议下。李瑛、李瑶、李琚都被废为庶人,薛锈被流放。接着他们又都被赐死。多行不义必自毙,武惠妃在担心冤魂报复的惊恐中。也在这一年死去(李亨即位后,为李瑛平反恢复了他“太子”称号,并停止了被父亲追封为“贞顺皇后”的武惠妃的祭祀)。我们不明白,以李隆基的智慧,为什么就不对这起事件进行一些稍微细致的调查再处置呢?就这样,轻率地一次杀死了3个儿子!已经做了22年太子的李瑛,为什么要在父亲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发动一场只有几个人参与的“兵变”呢?这种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难道真的能把一代雄主李隆基糊弄住?所以。恐怕就只有两个解释:一是他对宫廷政变这种事“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二是他压根就不想细查,要真这样的话,这位父亲也未免太狠毒了吧!民间因为这3个人死得太冤,称他们为“三庶人”,这就是唐朝政治史上影响很大的“三庶之祸”或称“三庶人之祸”。

    李亨最初被封为陕王,因为王皇后抚养的缘故,所以受到了一些特殊关照,比其他兄弟少走了很多弯路。716年正月。6岁的李亨被授予了一系列的荣誉军政长官头衔(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实际上这些地方,都是副职管事,他只是“遥领”。并不用去就职(再说,一个6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呀)。从此,唐朝始开始了诸王遥领节度使的惯例。他从小就比较明事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英姿飒爽。史书上说他:“博闻强记、文笔优美。可以过耳目不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天性仁爱。既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锋芒毕露,从不让人感到他有什么威胁(当然,这些记载不一定完全属实,有一些对皇帝的奉承)。开元初年,李亨有幸在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的教导下,很安静地在宫中读书,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725年,他的养母王皇后去世。727年,已是英姿翩翩的17岁少年、忠王李亨,住到了“十王宅”中,并且又被委任了一些荣誉性军政职务(朔方节度大使、单于大都护)。730年,奚、契丹进犯边境,李隆基任命他为河北方面野战军总司令(河北道行军元帅),并派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御史大夫)为首的8位将军率领10万大军前往讨伐。用了2年时间,奚、契丹被在范阳以北击溃,李亨“因功”被升为司徒。

    “三庶之祸”后,太子一职空缺,因此重新册立太子的事情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738年,李林甫再次竭力主张册立李瑁,而李隆基本人则倾向于更成熟稳重的李亨(当时叫李玙)。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李隆基只好向忠诚的高力士征求意见。高力士当然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就投其所好地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劳心劳力呢,只要立年长的,谁还敢再争辩!”李隆基听后深表赞同。于是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初三,李亨被立为皇太子。

    但是,从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由于李隆基立太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所以他对李亨极为不满。同时,他又怕李亨将来会报复他,所以千方百计地想加害他。在李林甫与太子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李隆基的内心世界是很值得人深思的。他几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李林甫对太子的轮番冲击。这说明,他也是不情愿看到太子的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对于李亨来说,成长在一个太平盛世,充当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很难说是什么幸事。也许,在他的心里,会不时泛起几丝淡淡的哀愁。不过,在开元、天宝之交的七八年里,却是他此后一生政治生活道路上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至少在745年底之前,李亨伴着大唐帝国的辉煌度过了一段颇为难得的好时光。

    746年,对于李亨来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从此,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以往的平静与安谧已经不可复求了。先是年初的“韦坚、皇甫惟明事件”,后是年底的“杜有邻事件”,使他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韦坚、皇甫惟明事件

    746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李亨出游碰见了自己的大舅哥(太子妃韦氏的哥哥)韦坚。之后,韦坚恰好又应邀和李亨的老朋友陇右兼河西军政长官(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在长安崇仁坊的景龙观聚会。而作为边将的皇甫惟明,此前不久刚向皇帝表示应当将李林甫撤职,又大力赞誉了韦坚的才干。无巧不成书嘛!皇甫惟明的介入,使双方暗中的较量一下子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件事被别有用心的李林甫牵强附会地扣上了,“韦坚和皇甫惟明密谋拥立太子继位”的罪名,密报给李隆基。李隆基先前也听闻,太子与皇甫惟明过从甚密,于是也不再调查,直接下令将韦坚、皇甫惟明逮捕。接着韦坚被以“谋求进身为官罪”贬为缙云郡长(太守,治所在今浙江丽水西),皇甫惟明被以“离间君臣罪”贬为播州郡长(太守,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并被抄家,随后二人又都被赐死。这件事犹如平地一声惊雷,一下子把太子李亨推到了空前危险的境地。李亨见状极感恐惧,为了逃脱干系,他立即上书替自己辩解,并请求父亲批准自己与韦妃离婚,韦妃也听凭父亲发落。李亨的谨慎终于使他度过了这场政治危机,只是共同生活多年的韦妃不得不从此削发为尼,在宫中的佛寺做了永成陌路的出家人。就这,李林甫还不善罢甘休,对此案大加株连,因此被贬或被流放的“涉案官员”竟达几十人。我们既惊讶于“同谋的人”竟然罪名不一,又惊讶于李亨对结发妻子的决绝,还惊讶于这起不大的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