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人间山上的桃花都已谢尽,有一处小园依然拥着满园桃花香。 他来京师已近一月,眼见盘缠剩余不多,自己却还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活计。几近走投无路时,他误入了那个桃园,邂逅了那名如桃花一般妖娆美好的女子。 她倚在桃树下,慵懒的抬眸『你可愿留在桃园,替我照料这些桃树?』 他望着那一双魅惑的桃花眼,点头。那日后,他便留在桃园,与她一起照料满园桃花。她最喜欢在桃林中跳舞,每一次,他都看着舞蹈如醉如痴,为那舞,也为那倾城容颜。 舞毕,她靠在他怀中轻声问『十郎,这满园桃花,你能记下么?我的样貌,你能记下么?』 『美人美景,必能铭记于心』 后来桃园被人放了了一场大火,桃树在火舌下化为灰烬,而她也在那场大火中被掳走不知所踪。他成了园子的主人,没过多久便娶了一名富家千金,园里的花也换成了那女子钟爱的蔷薇。 他或许永远不会想起从前园里的桃花,不会想起在他大婚那日,门前与他擦肩而过的那名女子。女子有一双勾人的桃花眼,本该是个倾城的美人,却可惜左边脸颊上有一片焦黑的疤痕。 那女子看着他从身旁走过,轻轻呢喃『问前度桃花,十郎能记,若花腐,十郎能认否?』 【你爱的,终究不过这一副皮相而已】 7. 他给她的宠爱人尽皆知。 放眼整个后宫,独她一人有此荣宠。 他以她名义铲除异己,收拢政权。 他借她之手杀死后宫众多妃嫔的腹中胎儿。 他利用她完成心中所想。 他的恩宠,将她置于风口浪尖。 她亦知,他不爱她。 却不知,他在利用她。 群臣力谏,除jian妃,清君侧。 后宫众妃落井下石,她孤立无援。 他赐她三尺白绫,一杯毒酒,一把匕首。 她问他:“为何如此待我?” 他答:“我不舍她陷入危局,而这些事,总要有人替她完成。只能让你承受。” 谁言帝王无爱,他只是不爱她。 8.那年他进京赶考,京城第一酒楼挂出一张横.幅:花魁鸿清姑娘初夜竞标. 他端着看热闹的心态欲一赌美人风采. 美人如玉,一出场便倾绝众人,只有他看到她眼角衔着的半滴泪. 他本是富家公子,身上的盘缠自是足以在京城挥霍个把月,然而,他却倾尽所有竞得今晚最高价. 他并未碰她,两人一夜相视无言. 第三日,他没了盘缠,客店再容不下他. 潦倒之际,他看见了她.鸿清一身破衣,满脸淤泥站在客栈侧门,正对着他浅笑无言. 他无视她,欲夺路而走. 她的柔荑轻扯住他的衣角:公子大恩,奴家以身相许可好? 他快走几步,将她留在了身后,见她未跟上,便又停下脚步:可是不愿跟我回家? 她一愣,方又小跑跟上,一脸灿烂:相公等我! 9.府邸一片喜气洋洋之色,唯独她的房里,一片素雅。 只因她是庶女,配不上太子妃的身份。 大婚当日,她看着他牵着meimei的手,将她带上花轿。 她看着他对所有祝贺的人微笑还礼。 她看着他鲜衣怒马神采飞扬,身边的她,却不是自己。 他回头,看到了人群**那个消瘦娇小的身影,看到他投来心疼的眼神,想要上扬的嘴角却牵扯出了一个难看的弧度。 眼里的悲伤顿时凝成热泪,一滴一滴的掉在地上,落在他的心里 他君临天下之时,她已嫁作人妇。 他步步紧逼,处心积虑只为让她回到身边。 她一手撑着颔首,一手执棋子,欲将子落下,他以扇拦住:“赌一局如何?我赢,只有一个要求。你赢,任尔要求。” 她说:“何必?我的棋艺是你教的,又怎需要比。” 一局终了,依然是他赢她输。 他说”回到我身边可好?“ 她说”我依你,你放夫君离开,从此不再为难他。” 他说“好,都依你。” 封后大典之日,她得知夫君赐死的消息。 她终是一身嫁衣站在了他的面前,端起酒杯,指甲轻触边缘,一饮而尽。 触目惊心的血从她的嘴角流了出来,“当初你要天下不要我,我心心念念想嫁的还是你。“ 成全了我爱你的心,那就用命偿还我欠下的情。 10.她曾是一只蝼蚁. 在他还只是小沙弥的时候,她险些丧命于一把扫帚下. 他捧起落叶堆里的她,在林荫下,他不掺杂质的笑容侵染了韶华. 她开始每日跟着他,听他诵经,看他习武. 可是,万物之生息皆有律,蝼蚁之命长不过数载,她想陪他千秋万世. 藏经阁内收罗了世间瑰宝偶然间她看得妖修之法,于是,她每日勤修术法,只为有一日能站在他身边,告诉他:清慈,季钰喜欢你. 终于,她修得人形,他也已到大乗之期,成佛指日可待. 常人凡入大乗期只需清修两年便可成佛,他却滞留了十年仍未有飞升之势. 他问佛,佛曰:还差一劫. 他涉入人间,欲寻此劫. 直到她一身红衣闯入他的视线. 她说:清慈,季钰喜欢你. 他自知一念成魔之理,遂落荒而逃. 她导了一场身世之戏,终得他垂怜常伴他身边,他每每躲避,她便假意离去,而后看他慌忙念经. 雷劫终于降临,他成佛之日已到,九九八十一道天雷逐一劈下,眼看他便要坚持不住,她飞身近前,为他挡了最后一击,雷劫既尽,风物静止. 他怀里抱着的她,一身红衣,一如初见. 她无力地浅笑,抚上他的眉眼,轻启朱唇:清慈,季钰喜欢…… 他看着她双手垂下,泪眼渐红,一声咆哮,他已入魔. 佛祖于云中轻叹:你终是未能度过此劫. 最后一劫,乃情劫. 倾世浮华看尽,此情已著年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