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康王驾崩姬瑕继位
康王退朝之后,回到后宫,整个人觉得不舒服,声讯俘虏得到的这几个消息让他无法接受,东夷和淮夷,自己派出这么多监国子,却没有一点反应,也无一人前来汇报反常迹象,康王觉得这一招很失败,这太平盛世,和平太久就会滋生腐败,富强之后就会发生战争,尽管自己已经用柔和的刀,来调节富贵贫富差别,可到头来还是暗流汹涌,派出去的耳目监国子,看来作用已经不大,这东夷监国和淮夷监国肯定已经被收买同化。康王不敢继续联想下去,稍作休息,然后诏来太子姬瑕。 “父王召儿臣前来,不知何事?”姬瑕说道。 “你的白夫人,曾经在很多年前就预言要发生战争,不知有何根据?”康王小声问道。 “父王,她的理论很简单,物极必反,太平时间太长,已经到达顶端,万事至极之后势必下行,下行之势,如果不小心,不阻止,就会势不可挡,下势就会势如破竹,不可逆转。要想阻止下行,就得强行,就要利用外力作用,加以阻止。所以夫人就一直主战,以武相国,只要武力不止,和平不止。武力一止,和平即止。夫人提出,作为霸主的共主大国,就要不停地讨伐不义的战争,天下这么大,总有不义战争可打,要真打,而军演也要如同真打,只有真打,才能让天下诸侯安心,天下诸侯才不会再有妄想狂,比方,前朝大商一直统治到南海边闽越之地,而我周朝却至今没有达到,这也是征服天下的一个点,从大处讲,是天下一统,从小处讲,让天下诸侯看看周王朝的实力,兵将的厉害。再说,这长年累月,没有战争,这兵将哪里来战斗力,那里来斗志,现在的兵都厌战,只有牺牲才会壮志,壮志凌云之志来自为国牺牲和仇恨。”太子姬瑕滔滔不绝的说。 “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是谬论,但作为王者,还是受用的。你夫人的理论很好,就是这实际上的问题太大。为父不是不想扩大疆域,不是不想征伐,一统天下,之所以安于现状,是因为顾及天下苍生,这次讨伐畏方,也是不得以之事,这次虽然取胜,可双方的伤亡很惨重,双方损失也很大,我心很痛。武王临终前曾经对父王成王说:“不要征伐,如果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战争折寿,生命诚可贵。武王四十三岁而终,成王三十六岁而英年早逝,朕今年四十二岁,畏方之战,为父觉得已经开始折寿,我从开战的哪一天开始,一年多来,我的心就开始狂跳不止,到胜利的那一天,现在整个人已经感到不行了,所以才诏你来。”康王吃力的说。 “父王,你怎么不早说,强撑怎么行,赶紧传太医。”太子急道。 “战争不结束,是不能对外讲的,现在更不能讲,东夷和淮夷要反,如果他们得知朕的身体有大问题,天下诸侯会乘机反周的,你从现在起,开始统兵,不论如何,都要准备战争,父王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多少天了,你也不小了,都快二十七岁了,姬满都八岁了,可以执政了,继位大诏,明天早朝颁布。”康王捂着胸部说。 “还有,召公,毕公也快不行了,他们的后人要谨慎重用,功高盖主,周公之后也是如此,姬姓诸侯你尤为当心,父王成王和朕都受制于他们,同门才是冤家,异户才会真心相助,因为异户希望你给予他们生机和富贵,你这一代就要谨慎小心的使用同门他们,不要再被他们控制,要分解他们的权力,可以多设立几个州方伯,分散管治,不要将权力再集中在东西两位方伯手中。”康王低声说。 “儿臣铭记不忘父王的教导,儿臣打算在适合的时机,取消东西两伯分治,采用前朝大商体制,设立九州方伯,并对九州方位名称作个适当调整。”太子应道。 “父王告诉你一个祖训,嬴人不得过岐山,永守西陲,什么道理,为父也不知道,只是祖训,你记住传下去就是了,父王要休息,你去吧。”康王说。 “儿臣一定牢记,儿臣给父王找个太医去。”太子说。 “不要找,待明天早朝过后,再找御医,为父还能顶住。”康王说道。 “不,父王,儿臣能搞定,你放心,我的四妃是学医的,让她给父王先看一下。”太子坚决的说道。 “好,让她来吧。传太子四妃前来。”康王同意。 太子四妃应传而来。 “我帮父王把把脉。我的妈呀,脉跳120下,疾速,”太子四妃叫道。 “父王,先喝水三大碗,然后你先躺下,不要动,你按照60拍的节奏默数。如有小便,立即小便,起来时数1、2、3再站起来,你的鼻孔可能马快要出血,赶快拿根石针来,给父王手指放血。快,按照我说的药方去抓药,抓药时就说太子四妃要的。”太子四妃说道。 “诺。”侍卫应道。 “父王,这个病,来得快,去的也快,只是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救治时间,只要一耽误,就麻烦了。”太子四妃说道。 “噢,不要紧,父王自己心里清楚。孩子,这老要我喝水,这管用吗?半个时辰小便四次,这什么道理?”康王说。 “一是利尿,二是身体体内燃烧,严重缺水,要及时补水,不然就燃烧脂肪和器官,伤害身体。”太子四妃说。这时药来了,太子四妃接过药说:“好了,药来了,赶紧吃药,半个时辰后见效,心跳减缓放慢,头脑就会清醒。” 一个时辰过去了,病情只是好转,没有完全恢复。太子妃再次让康王服药。又一个时辰过去了,康王头脑完全清晰,头已经不痛了,康王笑着说:“自家有个医生真好。” 太子妃微笑说道:“父王,儿臣还是建议由御医前来诊治,儿臣只是应急处理,稳定父王的病情而已,不能很好的长期治疗。” “父王已经满意了,赏太子妃玉瑗一对。”康王说。 “谢父王。”太子四妃施礼道。 “夜里还要吃药,每两个时辰(四个小时)服药一次。明天早朝只可在一个时辰以内,不可太长,要及时回后宫服药。”太子四妃关照道。 “知道了,你们回吧,朕吃药的事,任何人不得外传。”康王提醒道。 “是。”太子和太子妃应道。 第二天早朝,路外大宫殿。群臣朝拜,“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康王运足劲,朗声说道。 “今天朕只讲两个事情,第一件事情,朕宣布从即日起,朝廷大小事务由太子姬瑕接管处理,包括政务和军务等一切事务。第二,朕宣布,由太子姬瑕继位大位,登基大典,待日后举行。”康王简单直接的说。 “补充一点,诏所有监国子回镐京,一月内到齐。”康王下诏道。 “明天起,朕就不再早朝,由太子代朕朝见,退朝。”康王不由群臣反应,就离开大位,在左仆正的陪同下,到后宫去了。仆正也不知道康王早就病了。 群臣傻了,康王年轻,身体看上去好好的,怎么下这个决定,不知是什么缘故,大家猜不透,大家都在猜,猜测各种可能。 康王回到后宫,传御医前来就诊,御医号脉之后,吓得只哆嗦,赶紧下药,并叫上三位老太医会诊,共同下药。 四位御医自进后宫之时起,太子就下令玉宸宫带刀侍卫七侠封锁所有人员进出。侍从和御医都住在隔壁的院子里,理由是十二时辰随时要轮流诊断,不得离开陛下。御医心里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不对外透露康王的病情。 康王几天后,病情有所好转,病情就是不稳定,时好时坏。 一个月过后,康王早朝,康王看上去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时间仍然是半个时辰,大家这才都认为康王是在历练太子,才采用代理王权的方式,这一个月来,太子对政务和军务都已经接手,基本稳定。 监国子全面召回,康王分别接见了他们,细谈了解了各国的情况,对某些监国子也采取了一些四十年来一直没有用的刑事处罚。尤其是鲁国,周边诸侯义愤其霸道,再加上郝戈的煽动,鲁国周边气氛紧张,弓弩待发,尽管鲁汤公建茅阙门,来防御内乱外侵,但内部礼制混乱,兄终弟及,让长房太子不服,事端频出,现在,战争就在眼前,东夷诸侯伐鲁反周,已成定局。 康王担心时局再次动乱,一颗心不能平静,也因接见监国子谈事工作量太大,越谈,压力也越大,又一个月过去了,康王实在撑不住了,倒下,昏迷多日后,再也没有起来。康王二十五年仲夏,康王因病医治无效,驾崩。公元前996年,康王二十五年,康王姬钊驾崩,享年四十二岁。 康王驾崩当天,年二十七岁的太子姬瑕登基,定年号为邵王(昭王,青铜器铭文中为卲王,故本文采用其当世之世青铜器铭文为准。)。 康王驾崩,向天下发丧。 康王姬钊执政二十五年,天下太平,和其父王成王合称成康盛世。伟大的康王,是中国历史上最理想境界的仁政德治社会,成康盛世四十余年刑法未用,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世嘉年华,也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达到鼎盛时期。康王通过阶级调和,使社会上贫穷人民得以救济,杜绝贫困,实现社会达到小康之家,盛世鼎沸,康乐盛世,谥号康,年号康王。名符其实,实至名归。对康王英年早逝,天下诸侯,天下百姓无不感慨惋惜哀悼,致痛痛哭。 按照周王朝礼制,王驾崩,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葬礼在严肃庄严中,诸侯致哀,百姓千里相送,浩气回肠,葬于毕原祖陵。 成康盛世,仁德之治,世代向往,旗帜幖帜,万代君王楷模。康王的仁德,永垂不朽,千古长存。 邵王继位登基,丧事办完之后,命郇侯于成周建设朝见康宮。这是周王朝在成周所建继大庙,大室,京大室,成大室之后的第五座朝见宫。 之后,邵王第一件事情就是备军备战,也顾不了什么守孝三年的礼制和发丧期间不能战争的道义,邵王姬瑕也没有多想人士变迁问题,延用老臣,着手经武相国。 如白夫人所说:“国势下行,要想阻止下行,就得强行,就要利用外力作用,加以阻止下行。外力就是主战,以武相国,只要武力不止,和平就不止。武力一止,和平即止。”这个道理,也许是作为强国之路的潜规则,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这和爱好和平的大局言论相悖。 大司马蒲柳也是赞成白夫人的说法,重复白夫人的理论,“白夫人提出,作为大国,就要不停地出动军队,天下这么大,总有战争可打,要真打,只有真打,才能让天下诸侯安心,天下诸侯才不会再有妄想狂。比方,前商一直统治到南海边闽越之地,而我周朝却没有,这也是征服天下的一个点,从大处讲,是天下一统,从小处讲,让天下诸侯看看周王朝的实力和兵将的厉害。再说,这长年累月,没有战争,这兵将那里来战斗力,那里来斗志。没有了战斗力,没有了斗志,怎么保家卫国!没有战争,就没有了英雄,一个没有英雄形象的王朝,人们就没有崇拜的对象,没有崇拜就没有向心力,失去方向,失去了动力源泉,英雄的缺失,导致人们失去信念和信仰。这个年代英雄不可少,现在的兵都厌战,原因太安逸,太和平,无战争的年代太长。军队就要不停的拉出去练练,来个实战,保持战斗力,保持男人和军人的血性,效果就是双重性的。” 邵王关照司马说:“不要乱嚷嚷,白夫人所说也不一定全对,拿不上台面,是她一面之词,个人看法,动用军队,还是要谨慎细微,征求三公六卿大臣的意见,下次不要再在共公场合谈此言论。” 几个月的备战已经就绪,准备战斗。这是为谁准备的?无人知道。 周邵王元年,年初,召公病逝。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周王朝四代元老,功勋卓著,没有因非正统嫡子而旁落,得到太姒太王太后和武王,成王,康王的重用,尤其是在康王年间,为朝廷首辅太保,成王时期,原本太师周公作为首臣,统管卿事僚和三事四方政务,到了康王时期,太保被重用,成为首臣,召公因为为周王朝的开朝定邦,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棠树遗爱之英名,永垂不朽。 邵王下诏,葬礼按照国丧,全国致哀,为召公姬奭不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敬礼致哀。为表彰召公奭的功勋,其后人世袭召公名号,赐召公谥号为召康公,来确认他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召是他的初封采邑的地名,康指康王时期他担任三公之首的功名。 时隔不久,接着毕公病逝。其子世袭毕公,因毕公之后潘国君违反朝廷大宗世袭礼制,二世毕公被取消东伯之位,离开成周回到毕原。 西、东两大方伯离世,对周王朝的时局,造成一定的影响。 再接着鲁汤公病卒薨毙致哀,其嫡长子姬宰继位,年号鲁幽公(后世谥号,非年号,无人活着叫幽的年号的,幽表示不幸遇难,被杀等事件。)。鲁酋公世系长房不服,闹事,内乱。 鲁国上报朝廷,幽公姬宰为继承人,周邵王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下诏:“取消当年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王家礼乐的资格。”多事之秋,礼制就显得不重要了,强者上的道理,开始显现。这次鲁国是汤公嫡长子继位,政权没有交回鲁酋公世系,这为下一代的恩怨,埋下隐患。 这时北面的燕侯姬克也病危,燕国也闹着兄终弟及,违背嫡长子继位的礼制之事。 这种局面下,也就在周王朝新王邵王姬瑕登基不久,老臣召公、毕公相继病逝,姬姓大国诸侯君也在新老交替之际,东方两大诸侯国政权不稳,北伐鬼方刚刚结束,周王朝内外政局交困动乱期间,经前朝商人郝戈派人的游说,几个东夷诸侯国已经决定反叛,反叛的成员国,主要是前商异姓诸侯不堪被鲁国欺凌,尤其是商汤年代的大臣仲虺(hui)的后裔邾国,以及鄫国,莒国,因莒国较强,所以以莒国为首的东夷,开始反周反鲁。闹得最凶的还是邾国,好在周王朝成立之后所分封的诸侯国没有动摇。 这个不祥的年月,周邵王也管不上为老臣送葬,礼制不符之争之事,命白夫人的父亲白国君白懋(mao)父派大将军师旂(qi)率师讨伐东夷邾国等诸侯反叛。 周邵王本可令齐国发兵攻打邾国和莒国,因为他们是邻国,可周邵王一想,这齐国不好乱动,上次成王年代,因三监之乱,召公代成王向成王外公姜尚下诏说:“齐候,可伐南北,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侯姜尚就势灭了几个周边小国,壮大了齐国,使齐国变成东方大的诸侯国,如果这次再下令齐国代朝廷攻打东夷诸侯,到时候恐怕连安定的诸侯国也被他吃掉,周邵王考虑再三,还是下诏给可靠的白夫人的父亲白懋君,派师旂统兵攻打东夷反周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