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无限冲锋!
看着投石车的巨大威力,萧晨那可是心里直澎湃啊!这投石车简直就是冷兵器时期的大炮啊,看着实在是太尼玛的带劲了。这以后,必须得多多的造投石车啊。哼哼,等小爷整上上万架投石车,特么的看谁不爽就用石头砸他,砸到他彻底的跪倒在地。 随着步兵方阵的临近,弓箭手在一百八十步左右就停了下来,数千名刀盾兵扛着大盾保护着弓箭兵。在安全得到很好的保护之后,弓箭兵们就将一根根箭枝倒插在地上,然后拉开接好弓弦的桦木弓,搭上箭,做好了准备。 “弓箭兵,预备!放!”随着射击的号令下来,准备好的弓箭兵们,立马将弓上搭好的箭枝,朝着协约军大营射了出去。 没有巨石那样超乎寻常的震慑力,但密密麻麻,遮挡了一片的天空的箭枝,依旧是那样让人发麻。近万的箭枝,哗哗啦啦的从天空上洒在协约军大营内的士兵头上。顿时,箭雨落下的地方直接四处散乱的插满了箭枝,就好像一个小小的树林一样。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的尸体不停的从身躯内渗出着鲜红的血液,汇集一条条的小血溪,配上如林的箭枝,就好像异界版的大自然场景一般。 一波箭雨直接使得协约军方面减员了上千人,比之投石车那看起来超牛叉,但伤害却就那么一点那是强力了不少。虽然,没有投石车的震撼,但这种越是不怎么震撼人的东西,造成的伤害越大。 一波箭雨之后,很快,第二波也来到了协约军的头顶上。又是一阵密密麻麻的箭枝,又是一场血淋淋的伤亡,又是一片片变成刺猬的尸体。一切都是那么的残酷,战争,永远让人心悚的词语。 等到步兵来到一百步远的时候,后面的投石车就不再继续攻击了。而弓箭兵则继续在刀盾兵的掩护下,向前方移动了不少距离,继续向着敌军的大营进行着攻击。 这个时候,协约军的弓箭兵也开始发动攻击了。协约军的弓箭兵不是很多,不过也有七千的弓箭兵了。顿时,同样是密密麻麻的箭枝也洒落到盟军士兵的头上。咳咳,谁也没心思去数天空上的箭枝嘛,反正很多就是了。 不过,在密麻的箭雨,对于拥有着刀盾兵手中步兵大盾的遮挡下,压根就没造成多少的伤害。当然,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倒霉蛋。七千多的箭枝,总会有那么一些箭从盾阵的缝隙中钻下去,然后直接射到士兵的身上。 不过,伤亡实在不大,除了几十个死亡的,还有不少被射中脚丫子的呢。受伤的人直接被战友从盾阵下面直接拉到后方,进行包扎抢救。不过,箭雨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刀盾兵们的感受可是非常不开心。 数千支箭枝落下,平均每一个盾牌上都插满了箭枝。原本就不轻的盾牌,再加上密密麻麻的箭枝钉在上面,顿时变得更加的沉重了。刀盾兵们,趁着协约军弓箭兵刚发射一波攻击后的空余时间,急忙用环首刀对着盾牌上的箭枝削了一下。将大多数箭枝的枝杆削落在地,减轻盾牌的重量。 之后,又迎接着敌军的第二波箭雨...七千弓箭兵的威力,实际上跟万余弓箭兵的威力差距并不大。因为再多的箭枝那也要看人品,万一人家人挤得狠,防御力又不足,造成的伤害自然是非常大。但人家零零散散的,防御又非常好,就算是十万支又能造成多大的伤亡呢。 盟军的一万弓箭兵射出的箭枝是密密麻麻的,协约军的七千箭枝也是密密麻麻。同时,两军的军队拥挤程度都差不多。但差就差在,协约军的士兵大多都是躲在营墙上和营墙后面。 营墙上还好说,有盾牌的话,还算有点抵挡力,但寨墙后面的就倒霉了。弓箭兵大多使用的是抛射技巧,只有极少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直射。而盟军的一万弓箭兵就是使用抛射,大家就想成迫击炮就行了。 盟军的弓箭兵对协约军大营营墙后面士兵的攻击,就像是迫击炮似的,直接无视营墙,从天空上落下。失去寨墙的掩护,有没有多少盾牌以作抵挡的士兵自然就倒了大霉。 盟军的士兵就不一样了,众多厚实的超大号盾牌举起时,完全可以遮挡住两三个人。防御力不是一般的强,一般的弓箭根本就穿不透这些大盾,造成的伤害自然就少了非常多。除非是手弩或者床弩才能将发射的箭枝穿透步兵大盾,当然投石车也是可以的,毕竟那玩意实在不是人力可以抵挡的。 随着步兵们扛着一面面的盾牌,掩护着自己和战友慢慢的前进,战斗也将要进入到了最激烈的时刻。 弓箭兵们在一百步外,对着协约军寨墙上进行着火力压制,掩护着步兵的前进。刀盾兵们一步步的向前走着,攻城锥和巢车也慢慢的前进着。 当刀盾兵掩护着其余的兄弟来到协约军营墙下面的时候,大阵就直接散开了,近约三万余人的步兵直接开始冲锋。同时,一直呆在旁边观看战斗的骑兵们,也再次重启战马,向着协约军大营的那几处被投石车砸毁的寨墙快速冲去,企图为步兵打开一道切口。 巢车的木板直接搭在寨墙上,士兵们挥舞着长戈、大刀就死命的往寨墙上冲。上面的弓箭兵们也保持着最大的火力输出,为脚下的战友打掩护。两方的士兵就在巢车木板所在的那一片开始了生死争夺。 长戈长矛隔着老远互相远远的戳着,协约军的长矛,比中国的长矛要长,但同样也没达到七米的长度,跟长戈差不多,所以,两方的长矛兵互相戳的不亦乐乎。刀盾兵遇见了对面的剑士,然后,中国勇士就完虐了这群剑士。玩剑?中国才是祖宗,不过现在我们剑玩的太熟了,才换成刀来耍耍。 剑士受到了欺负,协约军中的那些剑盾士看不下去了。咋地啦,仗着大盾牌就欺负我们的剑士啊,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存在,剑盾士的强大,不是你们能够明白的。 剑盾士一上来,两方手里都拿盾的兵蛋子们直接抱着盾牌撞了起来。这一下子,算是苦了周围的士兵,有的士兵直接被这些不顾一切,只知道抱着盾牌往前撞的混蛋撞了下去。立马就摔个半死不活的,整的长矛兵和长戈兵直接躲到一边去互相对着戳了。 弓箭兵的战斗也是非常激烈,双方的弓箭兵全部努力的射着。盟军的士兵是完全朝着大营营墙后面射去,也不管射死射不死人,反正射出去就行了。协约军的弓箭兵则是直接对着大营门口的敌军狂射。 在弓箭兵的打击下,双方的伤亡否是非常惨重的。巢车与寨墙上的士兵的交锋,步兵们在大营门的交锋,在破烂的营墙处的厮杀,震天的嘶吼声在响彻天地,就好像要告诉整个世界,我们依旧在战斗! 长戈的刺击,长矛的还击,刀与剑的碰撞,箭雨的互相泼洒。在这片战场上,时刻都有人在死亡,每一刻都有无数的鲜血在喷洒。寨墙上不停掉落的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那堆积成山的残肢断臂就是最好的诉说。 在骑兵杀到一出破损的寨墙前时,双方的步兵早就已经杀红眼了。在盟军投石车的强烈打击下,作为破损地方最长最大最严重的一段营墙,协约军在这里堵上了数千名士兵。而同时,盟军的大多数步兵也是在死命的冲击着这道防线,只要冲过去,己方就胜利了。 甚至于,现在萧晨连六千骑兵都派了上去,拼着损失惨重就是为了打开这个缺口,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这个长度达到十五米的缺口处,早已经堆积了高高的一层尸体,残肢断臂,破损的武器铠甲到处都是,两方的士兵们依旧在拿着手中的利器厮杀着。在盟军骑兵达到一会后,盟军的士兵才发现骑兵居然来了。 于是,原本密集冲锋的盟军步兵,立马让开了道路。六千的骑兵在罗成的带领下,穿过盟军弟兄让开的道路,越过了那堆积如山的尸体,向着防守在这个豁口的协约军冲去。 “骑兵!是骑兵!”一名协约联盟的士兵大声的对着战友喊着。 “是骑兵!快结阵!绝对不能让他们冲过去!”无数的协约军士兵立马手臂环着手臂,用自己的rou身做成了一道防线,而后面的长矛兵则是将长矛架在前面战友的躯体上。 “轰,”骑兵的冲击力不是几道人rou盾墙就能抵挡的,尤其是同等数量的骑兵与步兵交锋。步兵几乎就没什么抵抗能力,高大的战马将一具具身体冲开,马上的骑士更是连连挥舞着手里的骑刀,砍死一个又一个的敌军。 原本就与盟军步兵交战了大半天的协约军士兵,在身体疲惫的情况下,根本就挡不住骑兵的冲锋。当越来越多的骑兵冲入战局,这个缺口的协约军直接被冲散了。生命在马蹄声下颤抖,血液在寒冷的刀锋下滴淌...骑兵在损失数百人的情况下,终于冲开了这处挡着盟军两个小时的缺口。随后,无数的步兵嘶吼着“杀啊!”“冲啊!”什么的,直接一股脑的往协约军大营内钻。 这个时候,协约军的寨墙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五位大佬直接就命令城墙上的一些守军下去支援。 可是,越是这样做,情况却是越来越危急。盟军士兵本来就几乎是协约军的两倍,这个时候在不停的分散兵马简直就是在找死。果然,寨墙上因为一些士兵去支援大营呢,也渐渐的开始抵挡不住了。 盟军无数的步兵从巢车上面,朝着营墙上冲杀,在失去了后续的救急军队后,几个营寨就直接被盟军士兵占领了。大营门口的进展也发生了大大的变化,由于协约军的一出寨墙被攻破。骑兵直接冲进了大营内,然后跑到大营门口处的协约军士兵背后,就是一阵砍杀。 在两面夹击之下,中间的夹心越来越小,到最后被红色的海洋的淹没。大营门被攻破之后,寨墙就彻底失去了作用。原本就已经渐渐防守不住的寨墙,直接就被放弃了。数千的协约军从寨墙上跑了下来,然后朝着中军大旗处跑着。 在数处重要的地方被攻破之后,盟军就应经开始大范围的进入营寨内了。无数穿着红色甲胄的士兵,手持利器的追杀着跑的慢的协约军士卒。一路追杀到了中军大帐附近后,这里竟然足足有着一万五千以上的敌军。 盟军士兵们赶紧封锁着这些士兵,防止他们四处冲杀。一群群的盟军士兵包围着这些残存之敌,手中的利器都握得紧紧的,随时准备着战斗。 就在此刻,这群协约军中,突然有一名士兵扔下了手里的剑盾。随后,越来越多的士兵扔下手中的武器,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武器扔到地上的声音不绝于耳,直到好久之后,这一万五千以上的敌军才全部放下武器,宣布投降!关键是,这里面居然全是小兵,官最大的也就是管着百十号人。根据他们说的,在营门被攻破的那一刻,他们的首领就已经不见了。 而盟军的士兵们,也并没有见到协约联盟的那些大佬。算了,没抓到就没抓到,反正他们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很快,一万八千名敌军俘虏,就全部被盟军士卒用绳子,一队队的捆在了一起。然后在几个士兵的押解下,缓缓的朝着营寨外面的空地上走去。咳咳,这不是要屠杀,萧晨自认为自己还是非常好的。 再说了,这一万八千多人全是精壮,可是做奴隶的好资源啊,怎么可以杀了浪费呢。 随着协约联盟军队的投降,这场汇集了十万士兵的大战在一下午的时间里就彻底结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