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第四极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

第二十六章 引进流民

      天启七年,大明各地天灾不断,流民急剧增多,就连唐峰的家乡宁波府也有不少的流民。唐峰让自己大舅张源带着自己三弟唐仁,一起回宁波府,收留两千多流民,全部送到榆林港。

      有了这些流民,唐峰将自己的护卫队增加到三百人,再加原来一百日本武士和一百葡萄牙火枪兵,战力升到五百人。五百人中,有三百人是火枪兵,另两百人是刀兵与长矛兵。

      增加流民之后,榆林港的人口一直就升到三千多人,真正的成了集镇,这里需要一个管理人员。这里的人不是唐峰的雇农,就是唐峰的家丁,当然需要一个唐家人来管理,唐峰就将自己二叔唐彬任命为镇长,负责全镇除军事之外的大小事务。

      唐峰的盐场赚的钱不多,只是为了增加工作岗位而已。一年多的时间,酒厂的规模却扩大了一倍多,酒厂每年的利润接近六十万两银子。一年多之后,冯云亲自掌管的人工培育珍珠,终于出了第一批产品,看着用箱子装的一整箱的珍珠,冯云、唐青、唐兰都晕了好久。

      冯云三人选出几十颗最好的珍珠,余下的交给大华商行,销往大明各地,这个时代,大明是全世界有钱人最多的地方。据冯云估计,这一箱珍珠,可以换回一百万两的银子。想到自己亲手挣到一百万两银子,冯云十分的自豪。

      人口增加,村学里的学生也增多起来,从原来的三十多人,一下就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人,分成六个班。村学里也增加了三位老师,都是秀才。唐峰是村学的校长,他偶尔也会去给村学的学生讲讲课,以增加自己这个管理者的存在感。

      陈坚是榆林港引入的第一批流民中的一人,去年妻子染病,他将家里的田地转卖凑钱给妻子治病,可最后妻子还是留不住,家里的田地也没有了。去年天气变化无常,亲朋好友们的粮食都仅够自家糊口,陈坚不好意思去求亲友救济,只好带着两个孩子成了流民。

      在宁波府吃了近一个月的免费稀粥之后,看着才七八岁的两个孩子面色饥黄,陈坚一咬牙,就跟着人一起来到榆林港。

      陈坚知道榆林港是一位姓唐的宁波府老乡的地盘,他对老乡比较认同,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刚开始来的时候,陈坚一无所有,东主不仅提供建得很漂亮的红砖水泥房,还提供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在没有收成之前,陈坚每个月还可以领到三个人足够的口粮。

      让陈坚最满意的是,他的两个孩子,可以免费就读镇学,不收学费,包两餐还能领到免费的书本和校服。

      校服是统一的,上边绣着‘大华’两个字,据说唐东主有一家大华商行,做着全世界的生意,是一个很有钱的人。

      领到校服的那天,陈坚七岁的女儿陈玉和五岁的儿子陈光穿着校服睡觉,不肯脱下来。

      这一天,陈玉和陈光放学回家,一到家就对陈坚喊道:“爹爹,镇公所贴告示了,让每一户明天去镇公所那里领猪rou,我们明天又有rou吃了。”

      陈坚怎么也想不通,不年不节,为何唐东主要规定每月领一次猪rou。在没成为流民之前,陈坚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猪rou,可到了这里,每个月每人都能领一斤猪rou,只要省点吃,可以吃上三四天,这可是原来地主们才有的待遇啊。

      榆林港有酒厂,利用酒厂的废料酒渣,唐峰办了一个养猪厂和一个养鸡厂。猪厂和鸡厂的出产,完全能够提供榆林港自足。现在人口虽然增加了,可酒厂的规模也增加了,养猪厂和养鸡厂的规模也跟着扩大。

      除了猪rou和鸡rou,身在海边,鱼当然更不会少。港口的四条快船,每天都会派出两条出去打渔,每天收获的海鱼与其它海鲜不少。

      这个时代的人不会烹调海鱼,只会加盐之后直接煮,结果难除腥味,一般人不喜欢吃,宁愿吃鸡蛋,也不愿吃海鱼。

      唐峰从马尼拉买来不少各种调料,自己亲自创出几种海鱼的做法,结果不久,这些海鱼的吃法就传遍整个镇子,各种调料的商铺生意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