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们的80年代在线阅读 - 第三八零章 跟风

第三八零章 跟风

    王超和李良到了新动力娱乐馆的时候,这里十分的热闹,放寒假了,远远的两人就看到很多孩子在娱乐馆的门外进进出出。而且李良还发现在新动力娱乐馆的周边,摆小摊卖小吃的,卖汽水的,卖冬天应季水果的,卖芝麻饼的,卖麦芽糖的,做的各式各样买卖的人群不一而足。

    现在这个年代,赚钱不容易。后世经常有人提到傻子瓜子的故事,年广九做事太高调了,他凭借傻子瓜子,赚钱太容易,为人太高调,太膨胀,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人们的眼中钉,成为了后世的人们眼中认为的,80年代早期就不能做生意,否则会成为专政严打的对象!

    但实际情况,可能和大多数不知情的人们的认知不一样的是,如果你真的深入去了解过后世的一些知名商界领袖和企业的创业史,你就会发现,其实在80年代早期闷声大发财的人,真的是数不胜数!

    就拿川省著名的富豪,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来说吧。1980年春节,刘永好的二哥刘永行为了让自己四岁的儿子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rou,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这个消息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刘家兄弟们的心里炸开了花。刘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无线电挣那么多钱,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

    华夏历来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却极度缺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学机械的刘永好以及会修理家用电器的刘永行来说,生产电子产品并不是难事。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准备做电子产品创业美梦破灭的刘氏兄弟们并没有就此罢休,1982年,在左邻右舍鄙夷不屑的议论声当中,刘永好和兄弟们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1983年,刘氏四兄弟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中值钱的物件,凑起1000块钱刘家老三陈育新率先“停薪留职”,下乡当起了“育新良种场”的场长。为了保险起见,刘永好和大哥、二哥决定随后再跟进。“良种场”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到了1983年底,兄弟们一盘点,这一年育新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

    就这样一路摸爬滚打,刘氏兄弟们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在80年代末期积累了1000多万元的资金,并开始转向饲料生产!

    所以后世的人们才会经常念叨着一句话,在80年代,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个时代,李良才会在重生后的这几年,不管家里情况如何,都十分的低调。而且最重要的是,李良给县里拉来了杨总的投资,累计投资了几十万元人民币到禾康的猕猴桃种植开发中,他给县里带来的这项政绩,实实在在的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