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皇宋锦绣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

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

    皇宋锦绣正文第四百三十七章长弓的源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是来到枢密院的12个将军,也是如此,比说他们是不是分属于不同的派系,单纯说见解方面,也各不相同,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狄青的,再加上有些特别的想法,12个人最终有6成行。

    这6人,全部都是赞同了狄青的看法的,认为要想跟辽国开战,就必须要考虑到的防守的问题。

    换成北宋刚刚成立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不算什么,最多是一块土地而已,在辽国之中,类似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

    可是现在,燕云十六州已经成为了辽国最重要的土地之一,甚至专门成立了南院大王,专门管理这里。

    哪怕是游牧民族,在向中原王朝学习之后,伴随着一段时间的稳定,必然会形成一系列大型的城市,要养活这些人口众多的城市,单纯游牧是不行的,游牧所带来的rou食的提升,在草原部落还可以,到了国家,就不行了。

    这也是在历史上,人类起源的时候,最初的部落,氏族,基本上还是以游牧的形态,可是慢慢发展着,中原王朝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可是游牧民族,则成为了另外一种发展,以全民皆兵的方法,开始了属于他们的历史,甚至居无定所,也就是广阔的大草原能够支撑他们的发展。

    在强大的时候,面临着中原王朝的薄弱的时候,他们也成为肆虐一方的凶神,可是一旦失败,那就无法挽回,连保持住维持都很难。

    燕云十六州,拥有着整个的辽国,最好的耕种条件,也有原生的汉民,当时的儿皇帝石敬瑭,不但送出了土地,还送出了大量的民众,这些人经过了百年的繁衍,除了顶级大族,或者是在辽国受到迫害,对北宋还抱着好感,其他的底层民众,他们老老实实的生活,为整个辽国,供给着粮食。

    这么一处地带,可以说是辽国粮仓,一旦这里出现问题,不说彻底陷落,就算是有一部分,剩下的,也无法发挥出作用,这种情况之下,辽国的四京,就会出现问题。

    这是一个马蜂窝,别说是直接攻击的,就算是稍稍的威胁,都会让辽国的强硬的反击。

    只要这一战开始,辽国必然会派遣军队过来迎战,甚至找机会,攻入到的北宋。

    这中间,也产生了一些的分歧,那就是抵抗的方法。

    狄青和大部分将军认为,棱堡,或许能够出现一个突破口,从目前的现状分析的话,棱堡的强大是可以看出来,可是没有去的人,则是认为,棱堡是属于未知的东西,未知就存在着风险性,与其冒险的去弄一个完全不懂的东西,还不如把长弓给搞清楚。

    攻击高于防守,北宋本身的防守,应对辽国的进攻,已经够用了,只要在第一时间,利用新式禁军的攻击力,把辽国的有生力量都给建灭掉的话,北宋所要承受的危险,就会大大的降低。

    兵者凶也,为将者,如果有一些妇人之仁,那么仗也就打不下去了,这也考虑那也考虑真正的战争要怎么办。

    言外之意是,他们不在乎那么一点点的损失。

    这不能说不对,却是一个将军的正常思维,却不是一个元帅的正常思维。

    在战争开始之前,不要考虑,战胜了是怎么样的,要提前的考虑,如果失败了会怎么样,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后果,这才是一个统帅应该做到的,一旦失败,最终一下子葬送了所有的成果,这样的就是考虑不周的结果。

    很多明明占据优势的,却被翻盘的,你说那个统帅真的彻底看不到漏洞么?就算他看不到,下面的幕僚也会提醒他,大部分的情况是,太过自傲了,认为那些地方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却没想到,成为了翻盘的所在的。

    狄青就是这么的认为的,一个强悍的,足以抵挡住辽国十万大军的棱堡,才2000贯的造价,只要建设起来一部分,就会在北方形成一个可怕的防护,有这个作为基础,他们攻击也来的更加猛烈一点。

    不是所有人都跟着去,狄青根本不在意,他只要自己确定就好了,这个棱堡,到底有几分成色,这关系到他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贾朝昌虽然有些优柔寡断,在确定上的事情之后,还是效率比较高,这一件事情,关系着他未来,能不能压住韩琦。

    枢密院专门调动了最快的船只,并且一路的安排了人员进行等候,日夜兼程,在高速斗船的20公里左右的时速之下,每隔10个时辰,就会靠岸,进行更换,换上力量更足的人。

    从汴梁城到河北的这一段路上,同样是北宋向边军运送给养的重要通道,在这个通道之中,本身就有军方的一些设施,在枢密院从上压下的要求之下,每隔80力的地方,更换一批二三十个的壮汉,这绝对不成问题。

    有些将领,为了拍枢密院的马屁,甚至连精锐部队都派出来了。

    在北宋,如果说要找大力士,还是军队之中最多,出了读书这么一条出路,当兵也比普通的民众要强一些,甚至十几二十年之后,到年老色衰,没办法再当兵的前提下,有些功劳的,还能够混一个官当当,哪怕有些时候,是最小的城门官,或者是普通安民官。

    对于不经过科举这一条路走上去的普通百姓来说,这个或许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一条路。

    健壮的汉子,不停出现的号角,让斗舰用更快的速度前进,甚至为了保证更快的速度,还保持了夜间行船,反正,都换了一大批,日夜兼程之下,这样的快船之下,甚至不会比几百里加急慢多少。

    从汴粱到的保州,700多里路上距离,他们大概用了的1天半的时间,抵达了保州,然后换马兼程之下,又赶到了苗家庄。

    曾经的苗家庄,如今变了一个模样,赵信留下来的一些东西,除了长弓,钢铁水泥之类的,太过关键,交给了北宋军方之外,一些赚钱的生意,还是留下来一点,比如说,现在的苗家庄还拥有整个保州的馒头销售权,其他人给再多的价格,也会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