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神秘的古良才
李之格外关注张九龄,还有另一重要原因。 张九龄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在他死后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此人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而对安禄山、李林甫等jian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 皆因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 之前,安禄山曾入京朝见,拜见过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jian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 此次适逢安禄山干犯军法,被押送京城,奏请朝廷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为严肃军纪,将安禄山斩首。 历史上著名的“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就是当时奏文批示内容。 只可惜,唐玄宗不明华夷之辨,看了批文后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 他没有最终批准,却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 最终安禄山反叛,重演了西晋末年,羯族石勒反晋乱华的一幕。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战乱使唐朝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 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所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朝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李之不认为他有纂改历史的能力,尽管此时看起来他已成为修行人士,似乎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超然能力。 但令重大历史事件从此改变,显然有悖于他的重生意义,他本就不属于此间世界,目前李之越来越觉得自己为修真界甚至仙界的原有一份子。 上天赐予他的特殊能力,是要他回到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另起风云,绝非滞留于凡俗世界搞风搞雨。 他深信,一旦自己让唐朝固有的流经轨迹从此生变,怕是天意会在一瞬间就会将他抹杀。 李之对待张九龄,也就只能确保其不至于中途夭折,甚至在他断言安禄山必反时,暗中出一把力。 或许自己的帮助,能让玄宗在不改变历史进程的前提下,能多考虑些大唐危机,少一些人员伤亡,李之认为,这已经是他最大努力了。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之间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在此前提上,李之才敢做出一部分影响力,正如他目前所做的,并不是出手铲除武则天,而是致力于李姓皇族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他心下正自胡思乱想之际,孙思邈已拿起那张纸条细细研究。 良久后,他说道:“看来传递圣命之人,也不近信飞鸽传书的可靠性,像开首仅以尔等来替代李祥人等。” 弥睿此时心情可是大好,他从未问过李之,不等通过他,就对李祥一系展开行动,是否确为李之口中的奉朝廷之命。 因他隐约觉出,朝廷实际上并不知李之的所作所为,但弥睿深信李之仅是出于,对李祥及广州刺史府肆意妄为的不满,其中并不掺杂私念。 如今得到朝廷明确回复,才使得他原有的几分忐忑,从此彻底平稳下来。 他笑着回道:“马爷此言甚是在理,便是此刻我已参与到实际讨伐中来,也仅能从字义上的尚方剑三字,与广州城发生的事联系起来。” 李之收敛心事,随口道,“通篇就是一件事,以暴反制,格杀勿论!豢养私兵而自重就是意图谋反,我想接下来的朝廷来人,就会是诏宣处理结果: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正犯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 前世无数古装电影电视,均表述过此类诏宣类似内容,他此时张口就能说出其大体内容。 “这也是我为何没阻拦你之前大开杀戒的原因!”孙思邈叹一声,“相比凌迟处死,此时一剑斩杀倒是中优待了,明知避不过去,或者这种死法较之凌迟算是善终了!” “也正因此后果,李孟才会不惜手段,想着乘乱寻找机会,那两名大师级人物,或许就是用来解救牢房中人的。”弥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