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生意人在线阅读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忠,大jian

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忠,大jian

    唐朝生意人正文正文第五百五十一章大忠,大jian开业当日,老百姓一早醒来,就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宏大而悠扬的钟声。

    于是老婆推推男人,大人拽拽小孩,连声地催促着:“快起快起,今天是正清文绮堂开业庆典,快去瞧热闹。”

    一时间,大人小孩都急忙穿上平时不舍得穿的新衣服,草草地洗了一把脸,一起涌出门去。

    大街小巷早已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洛阳城的里坊区各个主要路口,支起了百十口大锅,锅里头放满了水,锅底柴火熊熊,耀人眼目。

    烧火的一边撩起衣襟擦汗,一边往火里添木头。

    从附近府县征来的乡村厨师,油光满面,快刀斩rou菜,切好后连同油盐酱醋一块扔到锅里。

    渐渐的,汤rou滚开,香味扑鼻。

    穷人和乞丐们直抽鼻子,手拿着碗筷,在当兵的吆喝下,排成长长的队列,等待着分发馒头和rou汤。

    性急的和捣蛋的,早已用筷子敲着碗边叫嚷:“快点烧,快点,怎么这么慢?我昨晚就留着肚子没吃饭,这会儿快饿死了。”

    有兵丁斥道:“太平公主殿下施恩降祥瑞,宴请洛阳百姓,尔等可长个心眼,不准闹事,以免惊扰了大喜之日,不然牢里大刑伺候。”

    另一边,里坊区内,更是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

    人潮拥簇,巷巷爆满,管弦奏乐,声声不绝于耳。

    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少女,老的小的,男的女的,身着各式各样的新衣服,你挤我,我挤你,从各个角落,各条道上,呼拉呼拉地涌向中央水榭。

    宽阔的大街上,交通变得分外拥挤,几乎水泄不通。

    维持秩序的、府兵、禁卫军跑前跑后,嗓子喊破了也不管用,又不敢动手,因为公主殿下早已下了一道死命令:喜庆之日,不准打人,不准出事。

    旨令一出如山倒,责任重于泰山。

    军士们只得奋力地工作着,君子动口不动手,在这之前,每名士兵发了十两白银。

    这是往年从没有的待遇,能不以加倍的工作,来报答公主殿下的恩惠。

    午时一到,钟鼓齐鸣,乐队奏起普天乐,一时间,铿锵之音响彻在蔚蓝的天空中,雄壮音乐在中央水榭上下前后响成一片。

    正清文绮堂院前,文武百官身着崭新朝服,早已按官阶大小站成班次,文官在左,武官在右,等候典礼宣启。

    典礼住持宣读皇庭致贺诏辞,太平公主以及李之及夫人们,早已笑眯眯地立在院外石阶上,唯有阿菲法被尊列在外国使臣当中。

    诏辞完毕,一个精干的内侍迈步走到龙尾道,放开手中的皮鞭,抡圆了胳膊,“叭、叭、叭”,静鞭三下响,然后扯着嗓子喊:“太子驾到——”

    太子李显自一官轿现出身形,内官、内使、护卫,浩浩荡荡从四面涌过去。

    接受内官们的稽拜后,太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迎来的太平公主一行人。

    “meimei,说吧,今天是正清文绮堂大喜的日子,你说什么皇兄都答应你。”李显笑着对太平说。

    “meimei可不可随意开口,若李先生也无请求,就免了这道程序吧!”太平公主喜笑盈盈。

    李之笑道:“此间一切,均恭尊公主殿下号令!”

    庆典开始,鸣锣,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吹吹打打,响彻一片。

    继而,由李显亲挑红绸匾盖,歌舞乐器表演,便是紧接着开始。

    足足半个时辰,武将们又进行了精彩的射箭比赛,李之稍侧身问向太平:“有必要这样隆重么?”

    太平莞尔一笑:“据说这还是几百年来,首次有皇室公主公开举设商业庆典,这一切都是皇上应允的,你还想贻误圣恩不成?”

    与此同时,上阳宫,贞观殿,二进某一处厅堂内,武则天隔窗棂,望向里坊区。

    昨晚随李显在文绮堂别园出现的那位三级大师巅峰,正躬身讲述:“具体就是这些,除语气不同,一字不落。”

    武则天慢慢转过身来,皱起了眉头问道:“那李正文没察觉你的探识力?”

    三级大师回道:“他自身境界与传闻不符,相比我还差一小境界,远远未达大圆满!”

    “我可是听报,与你同境界者,在他手下撑不过三招两式。”

    “这不奇怪,往往天资绝佳者,拥有越阶瞬杀之能,尤其他这种外来法力能量灌注之体,灌注能量本身就是种额外加持,若当年那名老道为修真者,那种加持仅需一缕,就能瞬间提升其至少十倍实力!”

    “这么说,他不会是宗师境界者?”

    “绝无可能!而且昨晚离开时我曾试探过他,若他境界高过我,暗递过去的那一缕带有杀气的探识力,会引起他主动防御,但其似乎对此毫无察觉!”

    武则天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说道:“昨日夜里没休息好,被噩梦惊醒,还道乃不祥之兆!”

    她转过身,在座位上缓缓坐下,手指对面藤椅,示意那人后叹道:“没想到此子居然有如此运道,传说里的丹药也能遇到,你对此事的看法如何?李正文所言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