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生意人在线阅读 - 第八百零五十五章 父子情深

第八百零五十五章 父子情深

    唐朝生意人正文正文第八百零五十五章父子情深一晃李之就在洛阳待了一个半月,隔两天就去宫内贞观殿陪伴着高宗。

    他能感觉得出来,距离寿限越近,高宗回长安的心情越是强烈,好在听人劝,也只是动动嘴巴而已。

    算定的高宗气数已尽的那一日,李之前一晚没有离开,就蹲坐在贞观殿殿前石池的石阶上。

    其实宫内大小官员,包括对他态度一直模糊不清的武后,均已猜测出他才是最掌握皇上病患最真实近况的那个人。

    所以李之能感觉得出来,自己的身前身后,乃至数里内守护者探知所达范围内,总被人圈定为关注焦点。

    于是,近段时间隔两天才出现一次的李之,当晚没有离开,不多久便几乎传遍了宫内宫外,以及各大世家,各处高门府邸。

    于是,无数大小臣官放置手边的一切,悄无声息地慢慢向宫内宫外靠近,贞观殿外官道上,官轿、车马延绵十几里。

    于是,武后于当晚没回翡翠宫,自贞观殿内西侧登花殿等候。

    贞观殿实际上为皇后的正殿,管理后宫诸多事宜,理论上而言是专作为皇后的宫室,但因与高宗之间的嫌隙暗生,一气之下,留宿在翡翠宫。

    此时殿内外灯火通明,在李之身边的是太子李显,以及不久前自长安城匆匆赶来的李旦。

    对于自己成为焦点李之心里有数,而且是经他与高宗商议后的结果,最终目的还是为着营造一个内有隐秘的玄机,让无数人争相猜念的效果。

    戌时过半,忽有宦官前来相请李之三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贞观殿内外的气氛猛地里就压抑起来。

    龙榻前,高宗给三人赐座,太子最靠近,李旦次之,李之远离。

    辞退左右,高宗含笑开口:“朕算是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皇子,太子可知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自从入得门来,李显兄弟二人就眼中噙着泪,心提在了嗓子眼。

    实际上高宗口中一直未停,并未给李显流出来回话的机会,而是在眼望烛火照不到的某个昏暗方向,缓急有序的诉说着自己的幼年经历。

    唐高宗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

    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万分,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都因此得到了赏赐。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也是这个词汇的从此流传。

    随后唐太宗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据说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时,长孙皇后将当年丈夫从晋阳宫中得来的玉龙子,与缀满珍珠的襁褓一并赐给了这个小儿子。

    等到贞观五年李治受封为王的时候,李治的独特地位更是凸显了出来,因为唐太宗将这个小儿子册封为了晋王,随后又授予了并州都督一职,这是什么概念?

    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说李治得到的是太原这块封地,在唐一代,太原贵为北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可谓是地位全面超然。

    因为太原不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

    所以唐太宗将晋王这个封号给了

    李治,又将地位如此独特的太原封给了他,对这个幼子的宠爱之心可见一斑了。

    当然,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聪慧的李治过目不忘,才会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

    李治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但随着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年仅七岁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幸运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爱弥补了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没有因为妻子的去世,而让李治出宫或在皇宫某处单独居住,而是将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寝殿一同照料。

    褚遂良也亲口说过:“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钟爱和殊荣!

    不过唐太宗对这个小儿子的偏爱并不止于此,在李治已经遥领并州都督的情况下,唐太宗又加封他为右武候大将军。

    等到贞观十六年的时候,李治更是连自己的封地都没去就直接上朝参与政事了,对此,此刻的高宗特别用了“特深宠异”这四个字来形容唐太宗对自己的溺爱之情。

    唐太宗舍不得离开他的这个小儿子,舍不得与李治分离,甚至一想到,以后他与李治每年只能见到屈指可数的几面,就忍不住潸然泪下了。

    所以唐太宗为了同时保证这三个爱子的生命安全,将李治一手扶上了储君的宝座,册立为太子,而此时的李治只有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