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边炯却是心有不忍:“话说开也就是了,淞王也是心下焦急。§菠№萝№小§说” 建成王晃晃手指: “好在一直是我们私下里的商议,一切话意做不得准!淞王,我看这样,就由你我二人联合起谏奏报,先将这两处工程的可能性提报朝廷,征求一下更多人的意见后,再做深入商议如何?”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关乎功绩获得并不紧要,哪怕朝廷另派人员负责此事,若能最终促成,他二人的事先举荐功劳也是跑不了的。 而且这么大的工程,相关监察督办更需要有个完备设立,在目前这种敏感时期,具体负责之人的履行难度极大,所冒风险也是同样显著。 此等风头盛极一时的巨大功绩面前,反而会将一切暗中cao作都显露在当面,是丝毫做不得手脚的。 或者说,如果此事得成,具体责任人的风光不见得是好事,那是需要一点纰漏也不容许被查知的风口浪尖。 显然他的话给出得更直截了当,也的确言之有理,淞王听过后就更容易接受下来。 李之不忘了提醒: “八王说的没错,二位举荐奏谏当中势必要标注一点,若此事得成,需得以不畏权贵而著称冷面人士担承监护职责,并配以特设监管部门予以全程配合,用以防止其中可能存在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这个建议里另有深意,此时正值武周建立的关键年月,而在目前武则天的眼里,她最为信任的忠臣良将里,狄仁杰占据首位。 即使此人是在武周元年才被提升为宰相,此时还远没有某些武家人更受重用,但在不畏权贵、坚持公道等方面,武则天反而对他更相信一些。 也就在武周建立伊始,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的谋反就会到来,虽说历史上最终得以侥幸全身而退,其中的凶险却是李之不敢忽视的。 李之的本意,就是借此机会将他远远调离洛阳城,也就能影响到来俊臣的诬告名单,对于这位于未来局势起到相当巨大影响力之人,该有的保护绝不容忽略。 接下来,他也会分别与淞王、建成王等人商议,乘机让更多李姓或附属势力中人远离是非漩涡。 等到三两年工程完结,也恰好躲开酷吏制度下的那段最艰难岁月,等如间接保护了很多人。 这并非李之的临时起意,而是之前就有相关虑及,只不过在见识到边炯的意志偏向后,才有的具体想法落实。 很明显,边家的形势导向思维,更倾向同情李姓,在明知武姓势将崛起的硍结上,仍坚持这种作风之人,就显得极为难得了。 出于此等考虑,李之迅速做出合作的邀请,才能进而借用远离洛阳的工程,把有些该保护之人尽量拉入进来。 这一切若得以成全的关键人物,就是那位狄仁杰,而且此人当前并没有很明显的派系偏向,李之的这一步棋,可以很巧妙,且更合理地避开武则天的绝高智慧的分析判断。 此时李楷王却很直白的提出了质疑:“按照淞王的预算,十万两纹银可不是小数目,我不认为此举有实现的可能。” 李之与建成王对视一眼均是哈哈大笑,由后者说出其中门道: “楷王大人,你可莫要轻信了他,在他的职位上只会将预算往高里虚化,以便于讨到手的具体金额更加与实际费用相接近,这是他这类人惯用的套路了!” 李楷王属于纯粹地文官出身,半世官场生涯也多与外交、文化传承涉及,从未参与过军事或内政事务,故而即使有所听闻,与里面的门道也不是多有了解。 淞王倒不觉得此举丢人: “这也是为官之道的一种,任何财物报请调配,能有个六成答复就算是烧高香了,我报上十万之数,按照五成批复下来,已然是足够了!” 李楷王面有不喜:“五成也有个五万两,但实际花费统共不会超过三万两,那两万又该如何处置?” 面对责难,淞王依旧笑容不变:“圣意下达后的过程,还有个层层报批,这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种具体解决方式。” 建成王忙对已有一缕恼怒之色的李楷王解释道: “终归皇上高高在上,所统管的事务多如牛毛,哪里会记得各种各样的细碎花销,在陛下的思维中,只记得国库里的大体数目已是不易。我们这些手下众臣就要替君着想,更加细化地分配有限财力,但这样的琐碎若一一禀报上去,换来的不仅没有功劳,还会招致陛下的不耐。于是,众臣间还需要个二次调配过程,所以最终落在工程上面,能有个三万两已是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