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司空在线阅读 - 第138章 宜出行

第138章 宜出行

    对司空来说,江嬷嬷肯出面替桃花和谢六郎cao持婚事,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桃花的家人早就不知道散布何方,谢六郎又是寺庙里养大的弃儿,两边都没有长辈,正需要有她这样的一位长者——不仅仅因为她与虞国公府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江嬷嬷确实是一个非常温和睿智的长辈。

    司空狗腿地从贯节手里接过热茶,毕恭毕敬地放在江嬷嬷的手边,“您说说。”

    江嬷嬷就笑着说:“我见了桃花姑娘,这孩子跟我还挺投脾气的。我们商量好了,让她这就收拾东西,房子也卖了,就跟人说要去福州投亲,以后再不回来了。”

    司空听的有些发愣,“然后呢?”

    江嬷嬷说:“我在北安胡同有一座小宅子,正好租户刚搬走,让桃花住进去,就说是我老家的侄孙女来投奔我。成亲的时候,就让她从那里出门吧。”

    北安胡同紧靠着城东安平门,跟桃花现在居住的茶树胡同隔着大半个西京城。原来打过照面的邻居街坊,也没有机会碰面。

    等成了亲,桃花作为一家主妇,抛头露面的机会也有限。就像江嬷嬷说的那样,如果桃花的旧时经历是一道伤,那以后就将这伤包扎起来,让它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愈合吧。

    司空对江嬷嬷充满了感激之情。

    江嬷嬷却反过来向他道谢,“我孤身一人,又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能有这样的机缘……以后,桃花和她的夫君叫我一声姑祖母,我也算是……”

    算是有一门能走动的亲戚了。

    司空神奇的领会了她没有说出口的后半句话。

    江嬷嬷走后,司空一头雾水的向凤随请教,“这位嬷嬷,这么容易心软的吗?”

    她曾在宫里做过女官,人人都说皇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口染缸。在见识过宫里的波诡云谲之后,她怎么可能像顾婆子一样,轻而易举就被陌生人的几句话所打动?

    这是司空不能理解的地方。

    凤随拉着他的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请江嬷嬷,而不是去请给你妹子上课的那两个嬷嬷?”

    “不知道。”司空还以为是这位江嬷嬷特别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缘故呢。

    “江嬷嬷的jiejie有一个女儿,四五岁的时候被坏人拐走了,”凤随说:“她jiejie一家到处打听,找了她许多年,后来好容易在一家花楼里找到了她。”

    司空,“……”

    凤随说起这些,脸色也沉了下来,“但他们找来的时候,那个小娘子已经死了。她跟一位商户人家的小郎君相好,小郎君家里的生意遇到麻烦的时候,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心一意地帮他。小郎君许诺要给她赎身。”

    司空已经猜到了后面的故事,“他反悔了?”

    “是啊,”凤随轻叹,“小郎君家里度过了难关之后,就给小郎君定下了门当户对的亲事。这位小娘子后来知道了,找上门去想讨个说法,结果遭到了这一家人的羞辱……小娘子想不开,回来就投了缳。她的家人赶到的那天,正好是她下葬的日子。”

    司空明白了,原来是移情作用。

    估计这会儿还在大理寺牢房里的谢六郎也在江嬷嬷这里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印象分——因为他不嫌弃桃花的出身。

    “这样也好。”司空想了想说:“谢六这个人有些莽撞,桃花的性子也急,真有什么事,上面有江嬷嬷这样一位长者可以去请教,对他们也有好处。”

    凤随看着他这副cao心的样子,就隐隐的有些心疼,“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会处理好的。你还是多想想自己……算了,这个也不用想。你就在我身边,还是由我来照顾好了。”

    司空的脸热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习惯了照顾比他年幼的弟弟meimei,反而是在遇到了凤随和李骞之后,才模模糊糊的意识到他自己其实也是希望有人来照顾一下的。

    这种想法,让他有点儿……

    心虚?

    总之有那么一点儿不好意思承认。他一个大男人,小心灵真的有那么脆弱吗?!

    但是有人对他说“以后我来照顾你”,他还是被感动了。

    从内书房出来的时候,司空的脚步有些沉。

    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从六品的飞骑尉,哪怕不看凤家的家世,距离凤随也差着十万八千里远呢。

    司空握住拳头,冲着半空中恶狠狠地挥出一拳,好像在跟藏在夜色里的什么人较劲似的,咬牙切齿的嘀咕一句:走着瞧。

    二月初九,晴。

    宜出行、祭祀、祈福、嫁娶,忌破土、开市。

    这是司天监为押运岁币的队伍卜算的吉日。

    寅时四刻,凤随带着一干随从赶到三司与张世良等人汇合。

    三司,指的是“盐铁、户部、度支”,是朝廷的财政机构。

    司空也是在协助清点物资的过程中,才对岁贡一事,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

    其实在这个时代,大宋上下并不称“岁贡”一词,而是称为“岁币”。就是说,宋辽之间是兄弟之国,是互为盟友的关系,而不是君臣上下的关系。

    比起“岁贡”,“岁币”所显示的屈辱程度也就比较低一些。

    而官方的态度,也将“岁币”视为一种与朝廷相关的财务活动,而非外交朝贡。因此在运送的过程中,并不会派遣外交使节。

    通常情况下,运送岁币的也并不是使节,而是三司的差役。

    这一次的运送,之所以会派出张世良这样的老臣和凤随这种有军方背景的年轻官员,是因为官家想要借助凤家在燕州一带的战绩,尝试与辽人协商减免岁币。

    随行的两千禁军已在城东安化门外整装待发

    同行的各路商队、辽国的外交人员重金聘请的艺术家(包括李骞这样的演奏大师,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团队,以及几个戏班等等)也都早早等候在这里。

    他们承担了文化传播的使命,将大宋境内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展示给兄弟之国。

    当然,他们是不是都是完全自愿的,这一点司空就猜不出来了。

    凤随赶到队伍的前方与张大人以及禁军的头领碰头去了。

    司空远远看了一眼那位禁军的头领,据说这人姓钟,名叫钟饶,正六品骁骑尉。世家出身,走武举的路子进了禁军大营。

    钟饶三十余岁,生得浓眉大眼,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武将派头。他身边跟着一位年轻副将,白面皮,容长脸,相貌生得有些文弱清秀。不知这人什么背景,但人前却是一副极为傲气的神情,见到凤随等人过来,一边行礼一边却露出了几分不屑的神色来。

    司空捕捉到了他眼里的那种让人不大痛快的神色,暗想这种傻子都是哪里跑出来的啊,难道是因为家世过硬吗?所以插队进了北营禁军,想要在官家眼皮底下混混资历?

    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副将,还敢看不起凤随?!

    脑子被驴啃了吧?!

    凤随一转头就看见了司空凶巴巴的小眼神,微微一怔,立刻反应过来。

    他有些好笑的凑到他耳边说:“不要理会他。”

    司空哼了一声,“这人谁啊?”

    凤随悄声说:“他叫胡松,他爷爷做过荆州节度使。老爹是观文殿大学士,家世显赫得很呢。对了,他还有个jiejie,嫁进了慎国公府。还记得那天咱们去皇城司打架的时候跑来找茬的慎国公吗?就是他的老婆。”

    “哦,”司空拖长了声音,“讨厌的家伙果然都是一窝一窝的……”

    凤随忍俊不禁,“你看他好像弱鸡似的,正经是武举出身呢。能打,文章也写得好,听人说,要不是看他出身太高,那年就点他当武状元了……他是榜眼。”

    司空被噎了一下。

    有啥了不起?

    他也很能打的好吗?无非就是……嗯,吃了没文化的亏。没念过这个时代的兵法书,写不出策论啥的……

    司空替自己难过了一下下。

    心想老子明明也是当过学霸的人呐,混来混去,竟然混成了文盲……果然投胎是个技术活儿。

    凤随没忍住,抬手在他颈后飞快地捏了一下,“不必多想,他不如你。”

    司空,“……”

    司空可没有觉得自己被安慰到了。人家可是考过科举的人,可不是他这种和尚庙里长大的草根。

    但就算如此,他那个斜眼看人的表情也还是很讨厌啊。

    司空摆摆手,“主要是他一副要找茬的表情……跟他那个姐夫似的。要是真跑到咱们这里来找茬,哼。”

    凤随对这些在京城里当差的武将也没什么好印象,尤其青羽卫、金吾卫,收录的通常都是权贵子弟,与其说是当兵,不如说给他们搭建的一个晋身的阶梯。

    北营禁军稍好一些,但能在北营得到升迁的,也大多是有门路有家世的人。

    “没事,”凤随盯着胡松,眼里透出几分狠意来,“若是老老实实,那就大家都好。若是存心惹事,那就让他看看谁怕谁。”

    胡松像是察觉到有人在看他,转过头看了过来,在接触到凤随和司空的视线后,又颇为自傲的把脸扭了回去。

    司空,“……”

    这傻货。

    凤随一笑,“行了,你跟老徐去清点一下人数,看看你师父那里有没有什么事。吉时一到,就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