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在线阅读 - 第七章 公元309年 决战 决战 5

第七章 公元309年 决战 决战 5

    魏晋名士不研习兵法,可他们却读史。虽然不去苦读,但见识非常多。趋于浮躁,纸上谈兵却没问题。

    他们不知兵,一般人还看不出来。你别以为他们不会侃,他们很能唬人。所以东海王使名士做大将,当然名士们也自以为能。

    这里有两个记入史册的例子。王衍、王戎曾为名士清谈,主题是张良和郑子产。张良和郑子产都是大智慧的政治家、谋臣,听者如痴如醉。

    另一例,王敦、王澄去做方镇,王敦作青州刺史;王登为江州刺史。怀帝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考问他们如何治理乱世。还算个军事家的王敦说:“我得到了青州好好研究后,才能将方略上报朝廷。”

    而被王衍吹为天下第一才子的王澄,果然不凡。嘴上纵横捭阖,什么形势下,如何处理,说得面面俱到,精彩绝伦。结果他到了江州,就把江州搞乱,自身也不得好死。

    因此在如此大战之下,东海王以裴宪为元帅督战石勒,以王旷为元帅大战刘渊,就可以被理解了。

    王旷出自琅琊王氏,是书圣王羲之的父亲,也是书法家。裴宪是河东裴氏首席代表,后起的玄学名家,他们也都很能吹牛。壶关决战事关重大,最早刘舆设想以将军曹超为主帅,以施融为副将,此二人有多年军旅经验。可是潘越却推荐琅琊王氏的后起之秀王旷为元帅,并以陈敏之乱告诫东海王。

    前文写过,陈敏本是寒士出身,开始仅仅是个县吏。可是在镇压农民起义,陈敏表现英勇、智慧。受到提拔,后在东海王帐下又立下战功,东海王就任命陈敏做了扬州都督。可是陈敏一到扬州就搞独立。历时一年多,晋廷才将其剿灭。东海王的执政方针原本就是联盟大士族。经东海王考虑再三,任命王旷为元帅,施融、曹超为副将。

    东海王命三路大军与刘渊决战。四弟司马模从长安东攻刘渊于河东,刘琨从北面支援上党壶关,而最重要的一路是王旷七万步骑支援壶关。刘渊的三路大军,刘聪、石勒、王弥都在壶关。

    王旷督七万步骑火速渡过黄河,深入太行山区,一味驱众快行。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走过山区没有公路的羊肠小道,这里怎么能走得快。将军施融、曹超来劝元帅王旷:“如此艰难的羊肠小道,我们行军又这么快,不管军士疲惫。这样不用敌人来打,我们的部队就会先垮掉。我们应先派前锋占住险要山口,主力再行。然后前锋再向前占住山口、河流,主力再进。这样一来可防敌人偷袭,二来部众也可歇一歇。”

    王旷一瞪眼,心说:我这么大的本事,还用你来教兵法,大骂道:“你要长敌人威风,灭自家锐气吗?现在多流些汗,到了战场才能少流血。”

    曹超小心的说道:“解上党壶关之围,是名将刘并州的分内之事。我们大军应在刘琨之后到,让偏锋掩护主力是应该的。”

    王旷更怒了,讽道:“亏你还知道谁是主力,我们不快走,壶关要是已经丢了,我们才更不好办。”

    正说着,一辆木车因下坡颠簸导致车轴折掉,顷刻之间,车就散在地上,军资物品撒了一地。曹超不由的说:“这穷水恶山无法快速行军。”

    王旷大怒,命军士取出刑鞭,指着一块巍峨的石壁,对士兵说:“你去赏这恶山三百鞭!”

    众人都大惊。王旷说:“惩罚太行山阻我行军。”

    士兵莫名其妙,举起刑鞭打了巨石三百下。

    曹超心说:主将过分自信,忘乎所以,我军必亡。

    反正,王旷文高人胆大,只希望凭此一战,变成诸葛、司马懿这样的儒将。

    壶关虽小,一时却丢不了。自去年第一次壶关战役之后,太守庞淳加固了壶关西城的城墙。壶关原是东防中原入并的主要关隘,东面阻峡谷而建,而西面则少有防御,如长城南面一样。可是匈奴刘渊都城迁在平阳,却在上党的正西方向,所以才有第一次丢掉壶关的经历。

    庞淳夺回壶关,就把西面的防御建好。更重要的是,这是晋汉大决战,并州刺史刘琨会来支援,朝廷派来数万禁军,壶关守城官兵信心很足。

    古代上党地区范围非常大,今天山西东南部的长治市和晋中市都被包括在内。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将上党地区一分为三。西面归韩国,南面归魏国,东北为赵国,三个国家的同盟关系就因为对上党的相互争夺而分裂。赵国依靠国势强盛,将战线向南迁移,希望并吞韩国的上党地区,结果遭到韩魏两国的共同反击。实力最强的赵国之后却在大部分时间内采取守势,还在上党修建了一条上百公里的长城。三国在上党都建有强关。后来,韩国在秦国的攻击下被秦军割裂,上党地区和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韩国不得已将上党十七城赠送予赵国,引起秦赵决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就发生在上党中部(今天的高平县)。

    公元202年,袁绍刚刚死去,曹cao立刻进攻上党,曹军狂攻数次也没有拿下上党郡城,气得曹cao下令,如若攻下上党必定屠城。结果两个月也没有打下来。最后采取网开一面,供上党官兵自由逃跑的策略,才拿下上党郡城,就是此时的壶关城。

    公元206年,曹cao彻底平定河北,再次命李典、乐进攻打壶关关口,也是历时很长时间也不能攻下,曹cao只得再次亲自出师,高干据关难击,曹便如集众将共谋破干之计。荀攸说:“若破干,须用诈降计方可。”曹cao分析了当时的情况,高干凭借天险和坚固的关城,攻坚不易;况且自己是长途跋涉,将士疲惫,粮草缺乏,不宜久战。于是曹cao派人诈降高干,此人见了高干听后佯说:“曹新到,可乘其军心未定,今夜劫寨,某可当先。”高干听后大喜,从其言。是夜高干亲引万余军前去劫寨。将至曹寨,突然背后喊声大震,伏兵四起。此时高干方知中计,急回关时,乐进、李曲已夺下了关。曹军前后历时半年才攻下壶关关口。由此可见,整个上党地区,形势俊伟,强关林立。

    壶关是一山城,不是每一面都能进攻的,汉国帐下三巨头拥兵十万,将壶关城围得水泄不通。四皇子刘聪拉来很多攻城用具,尤其提供攻城用具,而由王弥、石勒派民军攻城。此次汉国决心很大,为了招来王弥,而封王弥为六州大都督,统管黄河以南,对晋作战。王弥为报汉国恩情,指挥流民军疯狂攻城,而壶关晋将在上次失而复得壶关之后,不仅加固了城墙,还准备更多的守城用具。城下人喊马嘶,云车投石车,上万攻城官兵乱成一团,而城上箭如雨发,滚木礌石所到之处,一片人仰马翻。

    王弥狂攻数日也未能攻下,还损失了几千兵力,无奈之下,三巨头坐在一起商讨如何攻城。石勒说:“壶关墙高城厚难以攻略,可否由我们来挖地道?”

    刘聪说道:“这里不是平原,城下全是石头,开掘地道难以成功。”

    王弥攻城损失很大,已经不想再攻,于是对刘聪说道:“我军进入上党,兵锋开启已二十余日,之所以壶关危城不能攻克,除了城池坚固,敌人准备完善以外,还有一个极重的原因,就是他们心中有依靠,早知晋廷会来援救。我料想晋廷援兵应该很快到来,我们只要守住山口,将敌军援兵消灭,上党守将自然气馁,必能不战而克其城。”

    刘聪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个方略还是不错。”

    于是三人围在地图边仔细研究。

    刘聪、石勒、王弥三人商议,壶关难攻,是因为晋军有心理依仗,这个依仗就是外援。最后决定只留一万人攻城,刘聪和石勒主力北移,先和刘琨援军决战。

    王弥主力南移,挡住晋廷派来的援军。围城打援,敌人也很精明。

    从并州入援上党只有两条路,刘聪和石勒分别在山口把守。

    这里需要重点讲一下石勒,石勒去年游击战术的成功,可以说是挽救了“革命”。当时王弥已成丧家犬,刘渊刚刚壮起贼胆和大晋正面交锋,二路大军都大败而归。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石勒的成功,刘渊也不敢攻河东,陕西众胡就不会来投刘渊,王弥也更难东山再起。

    所以刘渊对石勒一军非常重视,亲自派人来指导石勒,目的是使石勒军向正规军转变。那么石勒从刘渊那里有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至关重要的王霸之术中的霸术。据史料记载,石勒攻下魏郡三城和数个汉人坞堡,是刘渊不准其乱杀,也不准其放火烧粮,只能取壮丁充实部队,这使一些汉族地主对石勒的印象大为改观。当然,以前石勒没有在邺城以南地区活动过,一些人没有亲眼见过石勒在邺城一地的凶残杀戮。

    不仅一些流民主动来投,还有一些大晋的低级军官也来投靠。石勒非常好学,立“信”而霸,正是荀子所说的霸术。

    荀子曰:“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石勒学会“信”立而霸,但他还没学会“义”立而王。到了公元314年,他才感悟出什么叫“义”立而王。

    石勒只杀官员和晋朝士兵,不再妄杀平民,不再放火,甚至还收留奴隶。晋朝的一些低级军官和寒士地主来投,石勒建立君子营,壮大了石勒部的组织力量。

    这里重要的一位是襄都(邢台)的张宾。张宾是寒士地主出身,父亲做过太守,张宾自己也做过几年大晋低级军官,郁郁不得志。张宾投靠石勒,成了石勒的谋主,石勒后来建都于襄都,可能和张宾有重大关系。

    总之一点,石勒“信”立而建“君子营”(汉族文武)。而君子营的建立,标志着石勒成为真正的政治力量。行政能力加强,不再仅仅是一支纯军事力量。君子营的建立还标志着士族中的‘寒士’开始站到了起义军一方。

    不说废语。刘聪、石勒各堵一路山口,都有不下二万人。刘琨旗下黄肃、韩述各率二千轻骑,火速来援上党。一出山口就被双双截住。黄肃、韩述多年跟随刘琨作战,打惯了胜仗,打惯了以少胜多,当然他们也不可能知道敌人有多少,仗着骑兵机动,便义无反顾的冲入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