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宣见716涅槃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第二节 格萨尔王 上

第四十六章、第二节 格萨尔王 上

    偌尔曼:“大王既然让大家畅想,那我就想知道藏族英雄格萨尔王,请大家讲一讲?以便满足我的愿望。”

    喇嘛众臣:“若讲格萨尔王,只有大王开口先讲,我们才有资格往下吟唱。”

    喇嘛王:“格萨尔是天神之子,要提到他,不得不叙述格萨尔史诗。他身上不但既有有神性,亦有人性,还不乏魔力,能铲除一切邪恶势力,庇佑人间福地。”

    纪蒲泰:“是的。一部格萨尔史诗,它的文字量不但大得惊人,而且,若将世界现有的史诗全并排摞在一起,也比不上这部《格萨尔王传》一百四十余部,一百五十余万行,两千余万字长。所以,格萨尔是世界史诗中的‘青藏高原’。令人感叹!”

    喇嘛王:“他在藏人心中终身肩负降妖伏魔,锄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

    偌尔曼:“大王可否讲讲他的出生?以便更赢得我们的尊敬?”

    喇嘛王:“关于格萨尔出生时的情形,在藏区有好几种说法。有个分部本说,他母亲是在江边的一块巨石上生下了他,而不是藏人传统的在帐房里出生的。”

    偌尔曼:“格萨尔为何生在石头上?难道这还有什么原因吗?”

    喇嘛王:“这事儿有一个前提,话说起来长了。在藏区,讲述神子推巴噶瓦的下凡过程中,另一分部本则显得更有人间情趣。”

    偌尔曼:“那故事一定很有意思?”

    喇嘛王:“那部古本是这样说的:当年神子推巴噶瓦下凡时,观世音既没请示阿弥陀佛,也没叫莲花生帮忙,只径直去找大梵天王德确昂雅商量此事。”

    偌尔曼:“最后商量的结果怎样?”

    喇嘛王:“天王不受儿女情长所累,愿意拿出一个儿子,给观世音行善用。”

    扎布:“这可是件好事情,他的三个儿子,谁被选中?”

    喇嘛王:“好事那能就很容易成功。他的三个儿子在天宫享受惯了,都不肯离开天界,不肯投胎到人间去受苦。”

    喇嘛首相:“天王,有什么办法,让那个儿子去呢?”

    喇嘛王:“那时候,当父亲的有了一个主意,叫儿子们一同比试射箭、抛石头和投骰子,谁输谁去。”

    偌尔曼:“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好主意。”

    喇嘛王:“比试的结果,老三推巴噶瓦运气不好,没能赢他的两个哥哥,只好来人间当一回格萨尔。因此,格萨尔在天界及人间的出生,是由天王安排儿子命运的原因。他出生时,因为胎儿很大,母亲很费力呀!不得不用力拿脚蹬石头,结果在石头上蹬出两个清晰的脚印来。”

    外交大臣:“所以,从此藏族女人生小孩,常常在牛圈羊圈里生。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据说,这样能够象母牛母样一样容易生下来,减少分娩时的痛苦。”

    纪蒲泰:“由于藏族女人对分娩,不象汉族女人那样恐惧,那样谨小慎微,所以,在野地里生小孩的事,也事有耳闻。”

    喇嘛王:“我们藏族女人,不象汉族女人生孩子。若是手头没有剪子,就挑一块带刃口的石头,拿石头砸断小孩的脐带。据说,格萨尔的脐带就是这样弄段断的。”

    偌尔曼:“在野地里生孩子,可是有风险的?”

    喇嘛王:“那是很悲惨的。他母亲生他时,孤独无助,一个人强忍着剧烈的腹痛,艰难地爬到那块巨石上,痛苦地生下了他。”

    偌尔曼:“他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孩子咋会孤立无援?”

    喇嘛王:“他母亲是个贫苦牧人的妻子,而不是龙王的宝贝女儿及森伦王的爱妾。她的儿子格萨尔幼年是牧羊娃,生活很苦呀。他九岁时娘儿俩被叔叔错通赶出家乡,到处流浪,远走他乡。”

    纪蒲泰:“这种说法,似乎更吻合于藏区的贫民生活。”

    偌尔曼:“哪里是格萨尔的出生地,他的原名叫什么?”

    喇嘛王:“格萨尔的乳名叫觉如。”

    偌尔曼:“大王是如何知道的呢?”

    喇嘛王:“格萨尔史诗中,有这样一段唱词:‘要说觉如的出生地,名叫吉苏雅格康多,两水交汇潺潺流,两岩相对如箭羽——’。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他的出生地。”

    纪蒲泰:“我要强调的是,这段唱词中,所提及的吉苏雅格康多,我得跟你说,它是一个古老的、至今未变的真实地名。”

    偌尔曼:“它在哪里?”

    纪蒲泰:“它位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的阿须乡境内。你可以问问大家,我说得对不对?”

    外交大臣:“在阿须乡,至今人们还能看到‘两水交汇’的雅砻江,和它的一道无名支流,也能看到格萨尔母亲分娩时,在石头上留下的两个深脚印,以及用来砸断小孩脐带的那块著名的石头。”

    偌尔曼:“那这种历史遗迹可真有考究头?”

    喇嘛众臣:“我们经过那里时看到,数百年来,那儿经幡林立,迎风飘起,玛尼石越堆越高。”

    偌尔曼:“这很好,表明那历史故事已深入人心了!”

    喇嘛王:“来康区的格萨尔学者,据史诗推断,格萨尔的生活原型,其出生地当在康区德格无疑。这种论断,我同意,因为,在康区有格萨尔的传说,更有说唱格萨尔的艺人,讲他的英雄事迹传唱下去。”

    偌尔曼:“那这些艺人都是什么人?他们据什么传唱的呢?”

    喇嘛王:“这些说唱格萨尔事迹的艺人,主要有两种人。其一是‘退仲’,即学而知之者,他们是通过听别人说唱,或者自己精心诵读格萨尔刻本,才掌握这门艺术的。其二是‘巴仲’,即神授艺人,这些人大都身世坎坷,目不识丁。”

    偌尔曼:“他们目不识丁,怎能将格萨尔的故事传承唱颂?”

    喇嘛王:“这些人,通常是在幼年时期的梦境中,突然得到这种说唱能力的。”

    偌尔曼:“这两种人,如何分得清?”

    喇嘛王:“我解释给你听。‘退仲’大都是康区外围的青海人,或云南人,‘巴仲’则主要是康区中心地带的昌都人,或甘孜人。”

    纪蒲泰:“当然,这些唱说的艺人得有刻本。藏学家任乃强在他的《关于‘藏三国’》一文中,认为:‘格萨尔后裔,为今之邓柯县之林葱安抚司。其故宫在今邓柯县,属金沙江流域,当祝靖、邓柯往来一道间,有俄支、绒戈二寺,俄支寺为格萨尔故都,林葱土司原即治此——。因此,林葱土司家族所传的林葱刻本,是最古老的格萨尔史诗刻本。而德格印经院印制的德格刻本,则是版本数量最多的格萨尔刻本。至于那些艺人是怎样获得灵感的?还请大王告诉我们。”

    喇嘛王:“难得你们有这份心。已故著名‘巴仲‘扎巴阿旺嘉措,就出生于昌都边巴县边巴寺附近。1905年,九岁的扎巴放羊时,也不知是触摸神灵,还是遇到什么事情,莫名其妙地失踪,三天后,待他父母找到他时,只见他言语不清,一身泥土苔藓,神经质地发疯似地乱跳乱蹦,嘴里还叽里咕噜,似乎是在念经,不知他唱念的什么?”

    偌尔曼:“那他的父母看到这样的局面,怎么办?”

    喇嘛王:“他的父母将他弄到寺院。当年的边巴寺活佛顿珠察俄伦巴亲自替他洗澡净身,给他设坛招魂,让孩子安静下来,还他本身。待扎巴吐字清楚时,人们近身仔细听问,才发觉他放声诵唱的是,格萨尔史诗的第一分部本《天界占卜九藏》。自此之后,这个目不识丁的小男孩,便一部接一部地说起格萨尔史诗来,其说唱势头如江水汹涌,滔滔不绝,传遍康区,临死都没说完。”

    扎布:“是呀,扎巴阿旺嘉措生前,对我讲过这件事。”

    喇嘛众臣:“他说了些什么?”

    扎布:“他说,他放羊时追蓝马鸡追累了,在茂密的森林里睡了一觉。朦胧中,只见有个青衣人骑青马朝他跑来,下马后,拿刀子割开他的肚子,给他往肚子里塞东西。割肚子时,他闻到腥臭味,往肚里塞东西时,闻到檀香味。”

    喇嘛首相:“那后来呢?”

    扎布:“再后来,那青衣人俯身对他说:‘现在,你是说唱艺人中最会说唱的一个了。从今以后,你要尽你所知,给岭人的后代说唱格萨尔大王——记住了吗,小家伙?’。这就是我听他说过的事。”

    喇嘛王:“你说的有鼻有眼,据他传说,那个青衣人,就是格萨尔麾下的30位大英雄中的丹玛江查。扎巴的家乡,在广袤雄丽的横断山康区,就是我们木里,山山水水中,都弥漫着令人不解的神秘气息。”

    纪蒲泰:“是啊!大王所言极是。在木里,我们也深切体会着,即使不信神授之说的人,也会发现,那些神授艺人的记忆力惊人,不可思议!”

    偌尔曼:“对此神秘的艺人,难免存有疑问?此乃科学耶?神学耶?这问题恐怕连东西方著名的藏学家,也会默口箴言,对此存而不论。但我还有一个提问,那‘岭人’是指何人?”

    喇嘛王:“丹玛查江所说的‘岭人’,就是格萨尔来人间降妖伏魔,12岁起给他们当国王的黑发藏人——岭国百姓。”

    纪蒲泰:“查资料,有人称岭国为林国,暗指康区德格的林葱土司家族。”

    喇嘛王:“这只是一面之词。其实,自称岭人后代的,不是只有德格的林葱家族。在康区,几乎每个康巴汉子,都认为自己是格萨尔的后代。”

    纪蒲泰:“这种旨在精神层面上的传承意识,超越了狭隘的血统观念,不断地往外传,其影响越来越大。”

    喇嘛王:“就是呀。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格萨尔是全康区的精神领袖。广而言之,亦是全藏区的,乃至全中亚地区的史诗英雄!”

    纪蒲泰:“大王的论断,可以说通。据了解,因康区格萨尔史诗,在中亚地区的广为流传,又引发了众多的诗篇。”

    喇嘛王:“所以,岭格萨尔出现了许多大同小异的变体格萨尔,其中有冲格萨尔、阿白格萨尔、阿尼格萨尔、降格萨尔、突厥格萨尔、江格尔和格斯尔可汗等不一而足。对此,你们可以评头论足,这些格萨尔的传说,还有那些出处?”

    纪蒲泰:“据文献记载,这些变体格萨尔,不但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及新疆地区,而且出现在蒙古、俄罗斯、不丹、锡金、印度拉达克等地的民间传说中。”

    偌尔曼:“因此,出版于1716年的蒙文版《英雄格斯尔可汗》,是最早流入西方的格萨尔史诗。”

    喇嘛王:“果真有其事?”

    偌尔曼:“千真万确,我不敢胡说。根据这个版本,西方藏学家才知道,这部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的存在及其流传。恕我坦言,格萨尔史诗因其场景壮阔,且包罗万象而使东西方藏学家们震惊不已。”

    喇嘛王:“是呀,他们惊讶,可我说呀,它诞生于我国的横断山区,并非偶然。当然,这事儿还得由学者论断。”

    偌尔曼:“大王有理由谈谈?”

    喇嘛王:“其理由有两点。一是康区地域有大乃容,能容天下事。它惟有世界上地幅最为辽阔,地貌最为复杂的横断山,所以,这种天赐的地缘,才容得下世界是最长的史诗。其二是此地的边地效应,与神通灵,惟有康巴边地,才会奇迹地有更多的兼容并蓄,更多的融会贯通,所产生的风土人情,在人文地理的变革中,创造了一部伟大的史诗,一直传唱下去。”

    纪蒲泰:“大王说得有理。正是在各不相同的民族风俗,各不相同的宗教信仰,和各不相同的人文知识的相互碰撞,由此而产生的思想火花,所描画出了一些历史画卷,才酝酿出这一气势磅礴震惊世界的伟大史诗。”

    喇嘛王:“我听洛克说,外国也有史诗?”

    偌尔曼:“是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个叫海伦的美丽女人,她是天神宙斯与勒达的私生女。后因特洛伊人抢了希腊人的海伦,地中海地区爆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希腊人是靠木马计赢得这场战争的。”

    喇嘛王:“这个木马计对史诗有何意义?”

    偌尔曼:“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格萨尔史诗有着某种割不断的神秘联系。”

    喇嘛王:“这因何故?”

    偌尔曼:“现如今,木马计这个西方典故,全世界都知道,经有些学者研究考证,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海伦’,就是格萨尔史诗中的‘海伦’龙女梅朵娜泽。我只所以解释的就是因为这——”

    喇嘛王:“世上竟有如此巧合?格萨尔的叔叔错通,对已经嫁给郭然洛敦巴的龙女垂涎欲滴。因为郭人杀了岭人总管王绒察根的儿子琏巴曲杰,岭人要出兵袭击郭人。这时错通偷偷给郭人射去一封泄漏军情的神箭信,梦想将来郭人知恩图报,把龙女当礼物送给他。”

    偌尔曼:“什么是神箭信?”

    喇嘛王:“神箭信吗,就是将信栓在箭尾,口中念念有词,举弓搭箭,书信随着箭响,到达目的地。这种信,便是人们所称的神箭信。”

    偌尔曼:“啊,这莫不是有神有信吗!最后的结果呢?”

    喇嘛王:“这封信避免了郭人,与岭人之间的一场象你所说的‘特洛伊’战争。但并没改变龙女被岭人劫走的命运。”

    偌尔曼:“那郭人与龙女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喇嘛王:“在岭人追杀郭人逃亡之际,龙女被落在了后面。也许是命运的转机,奇怪的是,哪个郭人都看不见越落越远的龙女,而龙女却能看见他们,徒然看他们全跑完。”

    偌尔曼:“那么说,郭人逃之夭夭,岭人扑了个空?”

    喇嘛王:“事情终有始终。那时岭人的总管王绒察查根说:岭人可从不空手而归,便叫他的同父异母弟弟森伦打卦,看应该往哪个方向追才好。森伦由打卦得知:‘不出一顿饭的功夫,刀不必出鞘,箭不必上弦,美女和财宝将唾手可得。’。错通不相信森伦的话,他说要是在这个荒无人烟的野地里,能能得到美女和财宝,就归你一人享用。”

    偌尔曼:“那森论打的卦是否能成?”

    喇嘛王:“他等待着森论被众人耻笑。但等来的是一个美女跟在一头母牛后面朝岭人飞奔而来。”

    偌尔曼:“那可是一个想不到的美女和意外之财?”

    喇嘛王:“这时,错通抢先上前打问:‘美丽的姑娘,你是哪儿的人,你往哪儿跑?’。龙女生怕仇视郭人部落的岭人伤害她,只说自己是龙王邹纳仁庆的女儿,名叫梅朵娜泽,没提她丈夫然洛敦巴的名字。”

    偌尔曼:“那岭人相信吗?”

    喇嘛王:“起初,岭人对龙女的话,半信半疑。后来,她说对面山上有个洞,那洞里有有幅黄金马鞍。结果,总管王派了几拨人去找,都没找着。于是,龙女自己去,很快把那幅鞍子取了回来,岭人这才明白,他们眼前的这个美女不是普通女人。只好照错通事先所说的,他们把龙女梅朵娜泽和她的母牛及马鞍,都给了会打卦的森伦王。此事,气得错通好几天睡不着觉,因为龙女来自郭人部落,所以,有人称她郭姆。”

    纪蒲泰:“对此,是否有必要探讨海伦与郭姆,在史诗故事中的异同,借此比较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人文特点,应由专家学者商榷而定。但史诗《奥德赛》与《格萨尔王传》,均由美女引发出波澜壮阔且高潮迭起的复杂故事,是显而易见且耐人寻味的。”

    喇嘛王:“这两部史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在此之前,我们却不知道?还有谁知道格萨尔的故事?讲一讲以补其中的遗漏?”

    喇嘛首相:“遵从大王指令。我讲一则故事也耐人寻味,这故事纯粹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说的是,莲花生大师托梦给格萨尔,叫格萨尔远离家乡,到黄河那边的一个叫玉隆改拉松多的地方去。于是,格萨尔和他的母亲郭姆,一同沿雅砻江往北走。另一种说法是,他的叔叔错通,为霸占他父亲生前留下的些许菲薄的家产,狠心把这母子俩从家乡赶走。”

    喇嘛众臣:“他母子俩背井离乡,这让我们好悲伤!”

    喇嘛王:“故事没说完,往下说说看?”

    喇嘛首相:“格萨尔到了黄河那边,不但用投石器打死了鼠王扎哇卡且,扎哇米茫兄弟,而且用法力杀死了抢劫拉达克商人的七名霍尔强盗。”

    扎布:“这格萨尔王干得好,为人民除了强盗!”

    喇嘛首相:“那时候,有两千多匹骡子的商队头人白登晋美、朗嘉洛桑和拉达曲噶,一定要把他们的一半货物送给格萨尔,但格萨尔不收。他对这拨商人说:‘现在我不需要你们的任何东西,以后你们路过这儿去汉地做生意,见了我给我送哈达,并捎些汉地的茶叶来。’。”

    喇嘛近臣:“这就完了?还有没有故事?让我记下。”

    喇嘛首相:“有哇。为了给拉达克商人一个报恩的机会,格萨尔请他们去玛卓鲁古卡隆,替他建一座新宫殿,建设费由他自己出。而建这所宫殿的主要目的是让路过这儿的商人,在野地里有个落脚点。”

    扎布:“啊!那是格萨尔王对商人的可怜!”

    喇嘛首相:“是呀。格萨尔给他们每一百人的食物,是一袋糌粑,一块酥油,一包茶叶及一包rou,一包面,并合情合理地对他们讲:‘吃完这些东西,你们就可一走,没完工也没关系。’。”

    外交大臣:“吃完东西,商人们走了没有?”

    喇嘛首相:“结果,那些感恩的商人,一直忙到宫殿完工的最后一天,也没吃完那些少得可怜的糌粑、酥油和茶。”

    偌尔曼:“那时格萨尔多大?”

    喇嘛首相:“我说实话吧。当时,格萨尔还不足八岁,人们还叫他觉如。待他12岁那年,通过赛马夺得岭国的王位、财产和美女珠牡,才被称为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罗布扎堆。”

    偌尔曼:“这样的故事,我心领神会。在《圣经》马太福音里,也有类似这样的故事。”

    喇嘛王:“那好哇。讲一讲,也让大家分享?”

    偌尔曼:“《圣经》中这样讲,希律王叫人把施洗约翰的头,剁下来放到盘子里,拿给希罗底的女儿看。得知这一残酷事件,耶稣决定上船渡海出走。那时,跟随他的人,除妇女和孩子,有五千人之多。渡海前天快黑了,耶稣的门徒请示耶稣,问是不是叫大家各自去村子里找东西吃。耶稣说,你们应该把自己的拿出来给他们吃。门徒说,可我们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喇嘛王:“那么多人,怎么会够吃呢?”

    偌尔曼:“那时,‘耶稣说,拿过来给我。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空(给众人)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吃剩下的收拾起来,还装满了12个篮子。”

    喇嘛王:“这种事,和格萨尔的故事一样神奇!”

    纪蒲泰:“这类故事的民间意识相当浓厚。处在底层社会的平民百姓,他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有一种食物可以永远吃不完。于是,他们通过象耶稣和格萨尔这些具有非凡神性的传说人物,表达了他们的这种朴素愿望。”

    喇嘛王:“是啊,我也常这样想,黎民百姓需要安康。自古至今,食物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待有了吃的,人们才会想到吃得好一些。”

    偌尔曼:“什么才使人们吃得好一些?”

    喇嘛王:“那时候,有一样调味品,就显得非常重要——盐。”

    偌尔曼:“啊,不错,这可是天下第一调味品。我想,关于盐的故事,大王一定知道?”

    喇嘛王:“你想知道就好。在格萨尔时代,姜国的萨丹王不缺金银,拥有无数财宝,可他还是满足不了,心里还是不高兴。这就是他的心病。当时,他的保护神,那个骑三条腿紫骡子的魔鬼,猜出了国王的心思。并怂恿他去抢岭国的阿隆巩珠盐田。”

    偌尔曼:“这种抢夺的事情,萨丹王是否敢干?”

    喇嘛王:“其实,萨丹王早就有这个念头了。但他对岭国的格萨尔王心存恐惧,一时还打不定主意。因为,那时的格萨尔已经征服了亚尔康魔国和霍尔国,早已威名远扬。见萨丹王犹豫不定,魔鬼便鼓动他道:‘不要怕,我的萨丹王。你的头别怕,我做金盔护着你;你的身子别怕,我做银甲裹着你;你的脚别怕,我做大地驮着你。’。这就是魔鬼的坏主意。”

    偌尔曼:“那他们争斗的结果,是谁胜利?”

    喇嘛王:“这是个大快人心的结果,自然是魔鬼的魔力敌不过格萨尔的神力,萨丹王非但没有抢到阿隆巩珠盐田,还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和国家、妻子、儿子也归了格萨尔。”

    扎布:“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偌尔曼:“那还是格萨尔技高一筹!”

    喇嘛众臣:“谁敢跟格萨尔王斗?他一定得栽跟头。”

    喇嘛王:“这种战争,得顺乎人情,才能辨明正确与否。若以善恶而论,格萨尔出击姜国并击败它,无疑是一场正义之战。但若说到灭人家大食国,就不能这么说。”

    偌尔曼:“问什么这么讲?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不正义的名堂?”

    喇嘛王:“可是,后来战争的始所俑者是错通。”

    偌尔曼:“难道他还犯了什么错不成?”

    喇嘛王:“因为,格萨尔的这个年老好色的叔叔,有一天,做着美梦地想:如果丹玛肯把他的女儿嫁给我,我这辈子就不想其他女人了。于是,暗自琢磨,自言自语地说,要办成这件事,只有先讨好格萨尔最喜欢的扎拉王子。若叫扎拉王子去说媒,丹玛不会不答应。”

    偌尔曼:“错通怎么讨好王子呢?”

    喇嘛王:“他有自己的注意,派人到西方大食国,偷一匹追风伸马来,把它献给刚失去坐骑的王子。”

    偌尔曼:“错通真的那么干了吗?”

    喇嘛王:“大食国自然在劫难逃。两军对垒之际,大食王赛赤尼玛看到格萨尔抽出腰间的宝剑,认出这是‘玛哈国王用六种珍贵的铁、六种妖魔的毒、和六种掺有红花的药锻制而成。其剑身尖而软、剑腰细而长、剑把硬而滑、剑口青而暗、能砍坚硬岩石,能斩潺潺流水——’。便吓得跪在地上,合掌求格萨尔在他死后替他超度亡魂。”

    纪蒲泰:“据资料所悉,事实上是岭国人先惹了大食国,但岭国国王格萨尔却下达了远征大食国的作战命令。”

    偌尔曼:“他以何理由发出这样的命令?”

    纪蒲泰:“其理由很简单:夺取这个国家的全部财宝。”

    喇嘛众臣:“他这样知道大食国有财宝?”

    纪蒲泰:“这种事呀,通过往来于波斯和藏区的马帮商队,藏民族早就知道大食国。”

    扎布:“大食国在哪里?”

    纪蒲泰:“大食国地处伊朗一带的古波斯,藏民的先人知道它是久负盛名的富裕国度。”

    喇嘛王:“你们有所不知,藏区男女所喜爱的各色玛瑙瑟珠,最早就是由商队从波斯原来的。”

    扎布:“啊,还是大王知道它们产自哪里!”

    偌尔曼:“若要我说,格萨尔的治国策略,与英国早年以掠夺殖民地资源,作为本国的原始积累如出一辙。”

    喇嘛王:“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二者有象似之处?”

    偌尔曼:“理由很简单。当年,英国人靠的是先进的火器,当时,格萨尔靠的是他非凡的神力。”

    喇嘛王:“你还真会联系?当时,替一个从未念过六字真言的外国佬,超度亡魂是有难度的,但这难不倒格萨尔。”

    偌尔曼:“格萨尔怎样处置了他?”

    喇嘛王:“格萨尔有办法呀。待大食王全部说出他存放珠宝的秘密处所后,格萨尔按照他的请求,手起剑落,砍了他的头。然后替他诵经超度,引他的亡魂一帆风顺到极乐净土去。与此同时,顺便也超度所以死于这场战争的敌我将士,让他们的亡魂享受与大食王同等的待遇。”

    偌尔曼:“啊,这就是那场战争的故事?”

    纪蒲泰:“在康区,藏族平民也有他们心中的英雄豪杰。他与西方来自民间的罗宾汉、佐罗、和中国的鲁智深不同的是,他们所崇拜的英雄是天神之子。”

    偌尔曼:“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纪蒲泰:“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藏区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想象资源;二是本土本教与藏传佛教在藏区早已深入人心。”

    喇嘛王:“这是藏人的根!再说,藏族文化与藏传佛教,以及佛教与本教的彼此争斗,彼此融合密不可分。因此,藏族民间将强扶弱者,想象为第三十三天神国度的大梵天王德确昂雅,与女神朗曼噶姆的儿子推巴嘎瓦,是符合西藏本土宗教本教传统的;而促使天神之子下凡的,正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

    纪蒲泰:“因此呀,面对蓝天白云,面对高山流水,几乎每个普通藏民,都会发出种种匪夷所思的奇譎幻觉,无限想象,才于自然中的万象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喇嘛王:“好,关于这个话题,你们可以谈下去。也好让大家听听你们的认识?”

    偌尔曼:“这也是很多旅行家进入藏区后常有的事。”

    喇嘛王:“那你就举例,讲一下那些旅行家的故事?”

    偌尔曼:“1911年,大卫妮尔在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噶伦堡,被允许见到********喇嘛时,就曾注意到这样一件事:‘那些官员(指****身边的神职人员)都身穿暗紫色的哔叽、黄色的缎子和织金锦缎缝制的服装。他们大谈一些荒诞古怪的故事,比如仙女出没的地方。虽然我在聆听这一切时,都谨慎地注意到了其中大有言过其实的成分,但我本能地感到,在矗立于我面前的被森林覆盖的大山,和比他们更高、更遥远的大雪山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个与其他任何地方都截然不同的地区。’这就是一个外国女旅行家的自叙。”

    喇嘛王:“还真有女旅行家?”

    纪蒲泰:“是呀。大卫妮尔从藏族喇嘛对怪诞想象的认真态度上,直觉地意识到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非简单地斥之为谬。”

    喇嘛王:“这样的认识对头!更何况她还是个女流,就更难得了。”

    偌尔曼:“重要的是,大卫妮尔到康巴,也为收集民间故事,《格萨尔王传》正是吸引她来此地的目的。”

    纪蒲泰:“格萨尔之所以在藏区广为人知,是因为《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的史诗,在藏区民间已流传了数百年。需要指出的是,这部伟大史诗的结构因为各地流传的版本不一,所以内容繁复浩瀚,所以,读起来会觉得它过于坑长杂乱,故事甚至是颠三倒四,不能连贯统一,这部史诗就像在康区的横断山一样,有着无尽的神秘,读它就象走在山间的沟壑峡谷中一样,只看见阳光,是看不出横断山由南而北的整体走向,只能体会它磅礴的气势。”

    喇嘛王:“在格萨尔未出生时期,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刮起了一股罪恶的妖风,席卷康区。”

    偌尔曼:“那妖风早成了什么后果?大王您得说说。”

    喇嘛王:“那股妖风带着魔鬼,刮到了藏区和平安宁的地方,弄得人心惶惶。晴天变得昏暗,草原变得枯黄,善良的人们变得邪恶,他们不在和睦相处,也不再相亲相爱。那时期,兵戎四起,狼烟弥漫——”

    偌尔曼:“天下如此混乱,那可怎么办?”

    喇嘛王:“在藏区的危机时期,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求极乐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

    偌尔曼:“那阿弥陀佛怎么着?”

    喇嘛王:“阿弥陀佛将此事,委托给当时正化身为‘白玛陀称王’的莲花生具体cao办。”

    偌尔曼:“那莲花生是何许人物,竟能接受cao办如此任务?”

    纪蒲泰:“我插上一句。也许历史上确有其人之故,也许其传教经历被藏区僧俗视为‘即身成佛’的光辉典范,莲花生的故事广为流传,他在藏传佛教中被提及的频繁程度,远甚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和观世音。”

    偌尔曼:“啊,原来他是一位伟大的圣人!那我可真愿意听一下他的故事?”

    外交大臣:“我来讲一讲这位圣人。有一天,莲花生口诵佛经,头顶发出一道绿光,这道光在空中一分为二,一道射入普贤菩萨的胸口,另一道射入朗卡英秋玛圣母的胸口。”

    偌尔曼:“这故事一定有听头!”

    外交大臣:“好戏还在后头。接着,从普贤菩萨胸口闪出一支五爪青金刚杵,钻入天神德确昂雅的头顶;随后,从朗卡英秋玛圣母胸口闪出一朵十六瓣的红莲花,这朵莲花飘呀飘,一直飘到天女朗曼噶姆的头顶;此时‘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惊动了十方如来佛的心弦。”

    偌尔曼:“那莲花生看见了什么?”

    外交大臣:“十方如来佛将他们的各种事业,化作一个金刚十字架,飞入德确昂雅的头顶中,在被极乐之火熔化后,注入朗曼噶姆的胎中。顷刻间,一个金光闪耀、闻者欢喜、见者得到解脱的孩子,被八瓣莲花托着,降生在天女的怀抱中。”

    偌尔曼:“那神秘而神圣的孩子是谁?”

    外交大臣:“这孩子很尊贵,他就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

    扎布:“啊,我原来怎么就不知道呀?”

    喇嘛王:“兄弟,这是你还不完全了解藏区古老的历史。”

    扎布:“那大王可得告诉我呀?省得我再无知地说些白话。”

    喇嘛王:“我告诉你吧。为完成降妖伏魔,锄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推巴噶瓦发愿去藏区,做黑发藏人的君王。于是,莲花生又在人间给他找一对父母。”

    扎布:“他的父母是谁?”

    喇嘛王:“被遴选的父亲是岭国的森伦王,母亲是郭妃娜姆,简称郭姆。”

    偌尔曼:“啊,那郭姆不就是格萨尔的母亲吗?刚才我们已谈到了她是何等高尚的人!”

    喇嘛王:“是啊。藏民深知母亲对孩子品格的影响,远甚于父亲。因此,被选中的郭妃娜姆不是普通的女人,而是众所周知的龙女——龙王邹纳仁庆的三公主梅朵娜泽。”

    偌尔曼:“那公主梅朵娜泽一定非常漂亮,才被选上?”

    喇嘛王:“那是你的想象,梅朵娜泽远非你想的那么漂亮。”

    偌尔曼:“那她长得什么样?”

    喇嘛王:“据传,在龙宫里,梅梅朵娜泽是一个肤色绀请,身材矮小的丑姑娘。”

    偌尔曼:“啊,原来她长得这个模样!”

    喇嘛王:“你不要再胡想。那三公主来到人间,就想仙女下凡,变成美女了。”

    偌尔曼:“那她的相貌变得怎么样?”

    喇嘛王:“她呀。美丽的相貌象莲花,眼睛象蜜蜂,身子象竹子,亭亭玉立,美丽无比,光彩照耀天地。最重要的是,她给藏区生出了英雄格萨尔,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藏区。”

    偌尔曼:“那消息是怎样传播的呢?”

    喇嘛王:“藏区有许多说唱艺人,就是他们将格萨尔王传的故事,传遍了藏区大地,深入了千家万户,代代相传,从不间断。”

    偌尔曼:“那他的出生日期是哪天?”

    喇嘛王:“在藏历的虎年腊月十五这一天,郭姆在帐房中‘毫不痛苦地生出了一个三岁大小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他在人间的名字,就是藏区家喻户晓的格萨尔。这你总算明白了吧?”

    偌尔曼:“那藏区的民间艺人被称作啥人?”

    喇嘛王:“那些说唱艺人,在藏区被称为‘仲堪’或‘仲巴’。”

    偌尔曼:“那些名称都是啥意思呀?”

    喇嘛王:“名称中的‘仲’指格萨尔的故事,‘堪’或‘巴’指人,合起来,就是专指讲格萨尔故事的说唱人。”

    偌尔曼:“那大王您,能不能找出一个说唱艺人,让我知道他都说唱了些什么?”

    喇嘛王:“好吧。在康区有一个说唱者,叫扎巴阿旺嘉措,他一生能说唱出的格萨尔史诗的36部分部本中的25部,合六十余万行,计六百余万字。”

    偌尔曼:“这可是一部堪称世界历史的巨著!若以诗行论,相当于25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15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而且三倍于最长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喇嘛王:“这些我们可没计算过,亏你想得多,才使大家有所感悟。”

    偌尔曼:“那大王是否能说出其中的几部?以供我们将来有机会阅读。”

    喇嘛王:“可惜呀!因老人仙逝未能保存。据说,其中的《墨日器宗》分部本是孤本,而另外几个也是孤本的分部本。如《日朗器宗》和《木雅器宗》等等。”

    纪蒲泰:“这些未能记录下来的孤本,造成了人类历史环节无法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对藏区历史的研究更是遗漏了空白,这真是天大的遗憾。”

    喇嘛王:“是啊,天不随人愿,后人不能读看。但天也不绝人愿,有一部古本手抄本又被发现。”

    喇嘛众臣:“大王,那孤本是什么名字?在哪里发现?”

    喇嘛王:“那古本是《岭格萨尔王收伏雄阿鹰尼喏魔王》,它是在德格乡间的一家里,被发现的。”

    喇嘛近臣:“那或许是菩萨保佑吧!这我可记下啦。”

    偌尔曼:“好吧,格萨尔的故事还未完呀,我们还得接着说吧。”

    喇嘛王:“我们接着前面未说完的谈。对黑发藏人而言,尤其对岭人而言,我们在这里谈一谈我们康巴人的意见。要让我从心里说,格萨尔的一生自然是功大于过,但铁面无私的地狱阎王,并未因此而宽恕格萨尔半点。”

    偌尔曼:“那地狱阎王怎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