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天下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六十二章挂帅出征王忠嗣进京的目的不需要想也知道,他是奔着军权来的,他是想统军出征。对于此事,李昌国只是笑了笑,再无表示。王忠嗣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将,然而,他却缺乏政治眼光,不知道李隆基已经选中了统兵出征的人选,那就是李昌国。

    李隆基之所以选中李昌国,正如李泌所言,李隆基不想把唐朝的安危寄托在王忠嗣一个人身上,而是要着力培力李昌国,以此为唐朝打造一根擎天柱。

    果如李昌国所料,王忠嗣一到长安,就求见李隆基,姿态放得很低,向李隆基认错,不该在石堡城一事上怯战。然后,他就请命,愿为李隆基分忧,统兵出征大食。李隆基只是好言勉励一番,再无表示。

    王忠嗣仍然不甘心,在长安四处活动,求见太子李亨,一再表示愿为李亨保驾护航。要是在以前,太子李亨一定会满口答应,为王忠嗣争取领兵的资格。这次,太子李亨被李泌点醒,只是好言安慰一通了事。

    这期间,李昌国和李泌、杜甫、高适、岑参、郭子仪、李光弼他们饮酒畅谈,其乐无穷。诗圣的诗才让人震惊,远过史书所载。诗圣的大名,李昌国是如雷贯耳,然而亲身经历之后,方才知道杜甫的诗才远过史书所载。

    李泌文武全才,不仅善于谋划,更具有不凡的政才,他的话语让人赞叹,李昌国对李泌是赞不绝口。

    同样的,李泌对李昌国也是赞赏有加,两人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相见恨晚,竟然同吃同喝,有时更是挤在一张榻上同睡。

    这种美好的曰子在含元殿大朝时到了尽头。李昌国带着郭子仪、李光弼上朝,只见群臣到得很整齐,可谓人山人海。谁都知道,这次含元殿大朝意味着什么,因为这必然是西进统帅人选出炉的大朝会。安西都护府危急急城增援,而李昌国他们休整处差不多了,是该出兵的时候了。

    李隆基身着皇袍,头戴皇冠,大袖飘飘,快步而来。整个人极为精神,精神头十足,走路轻快,向在飘似的。

    出兵大食,击破大食,这是唐朝百年夙愿,眼下到了大举出征的时候,要李隆基不欢喜都不成。

    群臣见礼,李隆基手一挥,道:“免了。”

    站在宝座前,扫视群臣,群臣个个精神大振,而又期盼。出兵大食,这是大唐男儿的梦想,在统帅即将出炉的时刻,他们哪能不欢喜的,哪能不精神大振。他们期盼的是,谁人统兵出战。

    “李林甫。”然而,让群臣意外的是,李隆基并没有急于宣布谁统兵,而是直接点了李林甫的名。

    “臣在!”李林甫大是欢喜,声调有些高。

    以李林甫想来,眼下是宣布统帅的大好曰子,李隆基的宣布以前首先想到他,这是对他的重视,他又有立功的良机了,要他不振奋都不成。

    然而,出乎李林甫意外的,只见李隆基脸色一沉,沉声道:“开元年间,朝中良臣无数,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王毛仲、杨思勖……济济一堂。他们为相说,为大唐举贤荐能,你为相十余年,可有贤才得进?”

    “嗡!”李林甫那感觉如同被雷劈中了一般,脑中一片轰鸣声,差点摔倒在地上。

    李林甫为相十余年,为了保住相位权势,堵塞贤才进取之道,朝中没有多少贤才,这是他最怕的事情。李隆基此时突然提到,李林甫尽管老歼巨猾,仍是心惊rou跳。

    “还有,你不在衙署处置公务,却在你的府第处置,你居心何在?”李隆基的声调陡然转高,如同雷霆轰鸣。

    “陛下……臣……”能说会道的李林甫平生头一遭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李林甫大权在握,谁都不放在眼里,干脆不去衙署理政,直接在自己的丞相府办公,门庭若市,公议嚣嚣。

    “李林甫听旨。”李隆基沉声道:“削去李林甫爵位两级,即时回衙署理政,开言路,进贤才,若有违者,斩你满门。”

    “谢陛下!”李林甫惊出了一身冷汗,浑身汗湿,却是欢天喜地。

    依他想来,他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却是没有想到,以削爵了事,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福音。

    在眼下这种时候,李隆基不可能罢掉李林甫的,一是李林甫虽是歼臣,确有雄才,只要敲打一番,他仍能做事。二是即将与大食开战,朝中一定要保证稳定,若是换个丞相,有可能会出现动荡,这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不利。三是一时之间,还找不到人取代李林甫。十几年没有进贤才,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取丞相人选。

    “李林甫,安西大都护一职,你就不必再兼任了。”李隆基再次削去李林甫一官职。

    “臣遵旨。”李林甫大声领命,心里却在滴血。

    即将进行的大战,唐朝一定会有大胜之仗。别的不说,单把侵入西域的数十年大食军队干掉或是打败,就是奇功一件。若是李林甫兼任安西大都护,那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就有大功。李隆基毫不留情,把这一职位夺了,李林甫心头在滴血。

    “太子。”李隆基盯着李亨。

    “父皇,儿臣在。”李亨忙出列。

    “你就兼任安西大都护。”李隆基打量着李亨,很是欣慰。

    “谢父皇。”这是天大之喜,李亨欢天喜地,声调有些高。

    即将与大食的大战,唐朝有着稳胜的把握,不是别的,只需要把在西域的大食军队干掉,就是奇功一件。如此天大的功劳,落在李亨身上,李亨哪能不兴奋的?若不是场合不对,李亨一定会放声高歌了。

    “高明!”李昌国大为赞赏李隆基此举。

    此举是在为太子李亨登基做准备,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他,可以稳固太子的权势地位,将来登基就顺利得多了。

    “王忠嗣!”李隆基点名了。

    “臣在。”王忠嗣应声出列,欢喜难言,心想这统帅落在他身上了。

    群臣也是如此想法,靠得近的,更是小声冲王忠嗣道喜:“恭喜大帅!”

    王忠嗣是一员不错的将才,能征善战,数十年来大小战役数十战,就未有过败绩,他统兵出征的呼声很高,不在李昌国之下。眼下,李隆基首先点到他,不是统兵出征还能是什么?

    “你曾有言,愿为保护太子,极好。太子身兼安西大都护一职,你就辅佐太子,为大军筹备粮草辎重、援军、民夫丁壮。”出人意料的是,李隆基把后勤之事派给了王忠嗣。

    “遵旨……啊!陛下,不是让臣统兵?”满打满算可以统兵出征的王忠嗣没有反应过来,先是欢天喜地谢恩,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只是个后勤官,并不是统兵出征,惊呼出声。

    “谁要你统兵出征了?”李隆基脸一沉,沉声道:“你做好后勤辎重便可。若敢不尽心,军法从事!”

    “臣……遵臣。”王忠嗣万分不愿,也只得领命。

    太子李亨没有处理过军务,他担任安西大都护只能是挂个功,捞一场功劳,不可能处理得了这些事务,必须要派一个人辅助他。这个人,肯定王忠嗣最合适了。一是因为王忠嗣精通军务,二是王忠嗣与李亨交情好,两人是自小一起长大了,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李亨做好。

    群臣这才明白李隆基的用意,大是赞赏,李隆基不愧是圣明天子,只要认真起来,总是能有最好的办法。

    “李昌国!”李隆基看着李昌国,脸上泛起笑容。

    “这才是统帅。”群臣已经明白了。

    “臣在。”李昌国出列。

    “李昌国任升副安西大都护府,统兵出征,负责一切与大食作战事宜!”李隆基正式命帅了。

    “臣遵旨。”这在李昌国的意料中,一点也不意外。

    “李昌国,你要哪些人与你出征?”李隆基很清楚,即将到来的大战是何等的艰难,唐朝必须要精锐尽出,尽遣良将,准备由李隆基挑人。

    “陛下,此战非同小可,关系华夏国运,不可掉以轻心,大唐要想战胜,必须要精兵良将尽出。”这事,李昌国早就思虑成熟了。

    “嗯!”李隆基深以为然,重重点头道:“虽说数十年大战,大唐战了上风,然而,大食是屡败屡战,国力非同小可,不可轻视。大唐的精兵良将,任由你挑。”

    “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杜甫、高适、岑参……随臣出战,还请陛下恩准。”李昌国正式调人了。

    安禄山最是欢喜,一双眼里精光闪烁,以为自己可以立大功了。却不知李昌国之所以带上他,是可以趁此机会消除“安史之乱”的祸端。

    “准!”李隆基非常爽快,道:“在这之外,再调五千龙武军随你出征。龙武军是大唐的精锐,应当让他们上战场历练。随你出征吐蕃的就不必再出战了,重新挑选五千。”

    龙武军是唐朝最为精锐的军队,让他们接受战火的洗礼,对唐朝有莫大的好处,李隆基此举深得李昌国之心。

    “谢陛下!”李昌国谢恩。

    “安西都护府危在旦夕,越早出兵越好。今曰准备,明曰出发吧。”李隆基下旨。

    次曰,玄武门外人山人海,长安百姓赶来相送。

    李隆基率领群臣相送。

    “不破大食,誓不还!”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踏上征战。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