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梦红楼在线阅读 - 第六章 柴绍

第六章 柴绍

    阴山一线,唐军泾州大营,原先的刺史衙门如今已经成了大唐金河道行军大总管霍国公柴绍的帅府。

    书房之中,柴绍独坐案前,他的身量不高,形容消瘦,不像大多数的唐军将领那般彪悍,蓄着短须,倒是有几分书卷之气,书案之上放着一封拆开的信件,看过之后,柴绍不禁眉头深锁。

    与后世演义的形象不同,柴绍能在大唐开国之初受封国公,执掌一方军政大权,靠的可不是平阳长公主驸马的身份。

    便是正史之中对柴绍也有颇多误解,当初李渊在太原准备起兵之时,柴绍夫妇身在长安,也就是敌人的大本营里。

    当时柴绍和妻子商量:“老丈人马上要起义了,我们应该回太原共襄盛举,可是,同去则不可,分开走又怕节外生枝,怎么办?”

    为什么“会同去则不可”?

    因为李家干的是造反的买卖,一旦被察觉那就是掉脑袋的,而柴绍夫妇在长安,几乎就相当于人质一般,如果两人同时离开,必然提醒隋朝官员李家有异常,所以两人只能分开走。

    而柴绍先行,是平阳公主的建议,这个建议显然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李渊要举大事,他夫妻如果无法同去,那自然是作为男子的柴绍去对李渊的帮助更大。

    至于平阳公主在关中举兵的事情,估计夫妻两人商量时,谁也不曾想到。

    平阳公主是皇家人,史官在编纂这段历史的时候,自然要突出平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柴绍则很无辜的被抹杀掉了许多功绩。

    以至于到了后世,柴绍彻底成了一个抛妻弃子,独自跑路的软蛋,日后的尊荣,也变成了仰仗着平阳公主的裙带关系。

    可事实上,柴绍在唐初绝对算得上是一员干将能臣,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抚民,自太原追随李渊起兵,便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

    当今太子登基御极便将柴绍放在了距离突厥最近的阴山一线,可见对他的信任,倘若没有真才实学,只靠着平阳公主驸马的身份,圣明如李世民,焉敢将这么个要害的所在交托在一个纨绔子弟的手中。

    “元帅!历阳郡公到了!”柴绍正想着事情,门外亲卫禀报道。

    柴绍将书信收好,拿在手上,道:“将历阳郡公请到前厅待茶,本帅随后便到!”

    刺史府前厅,历阳郡公独孤彦云正在焦急的等候着,见柴绍到了,急忙上前,躬身拜道:“下属参见大帅!”

    柴绍一笑,将独孤彦云扶起,道:“又不是在帅帐议事,自家人何须多礼!”

    柴绍说是自家人,倒也不为过,他是当今太上皇李渊的女婿,而独孤彦云的生父独孤楷与李渊是姑表兄弟,算起来,私下里柴绍还要称呼独孤彦云一声表兄。

    分宾主落座,早有下人奉茶。

    柴绍道:“独孤将军今日怎有空闲来寻某?”

    独孤彦云面带忧色,道:“大帅可还记得在下那侄儿独孤策!?”

    柴绍闻言,叹息一声道:“自然记得,独孤策在本帅帐下充任百骑将一职,只是可惜,他小小年纪便为国尽忠,想来仍不免让人唏嘘!”

    独孤彦云忙道:“大帅,在下那侄儿并未战死!”

    柴绍一惊,道:“哦!竟有此事,一月前本帅奉圣上旨意,分兵北上报突厥袭破华亭,屠杀百姓之仇,旁人都已归来,独他这一支人马不见回营,料想他必定战死草原,独孤将军今言令侄仍活着,不知人在何处?”

    独孤策是汝阳郡公独孤凌云的嫡长子,身份贵重,月余未归,柴绍料定是战死在了草原,倘若当真生还,那可是意外之喜。

    独孤彦云道:“下属军中前日来了几个自草原逃回来的中原百姓,他们对下属说,是被小侄救了,现如今,小侄正转战草原各处,袭破突厥营地无数,如今身在何处,下属却也不知晓!”

    柴绍闻言也不免一惊,独孤策虽只是他麾下一个小小的百骑将,却因为身份特殊,他也不免多加关注,平时只知道独孤策也曾学得一身武艺,兵法谋略,却不曾想到,那小小的年纪,居然有这般胆量,只带百人便干在突厥腹地纵横驰骋,将突厥人搅得不得安宁,难怪最近连小股南下的突厥人都少了,想来是后方不稳,颉利也不敢轻举妄动。

    别看独孤策只有百人,可倘若这百人利用好了,未尝不能给突厥人以重创,特别是现如今突厥内部不稳,突利等人心中并不服颉利,只是碍于颉利势大,难以抵敌,这才勉强顺从,若是独孤策等人当真将动静闹得大了,到时候,突利等人鼓噪起来,颉利也只有退兵的份。

    只是~~~~~~~~

    柴绍想到昨日自长安送来的书信,不禁一声长叹。

    独孤彦云不解其意,心中记挂着独孤策,道:“大帅!下属那侄儿自幼丧母,又为长兄继室所不容,身世堪怜,家中老母平日里最疼的就是他,倘若当真将性命丢在了草原之上,下属心实难安,如何对得起先大嫂,还望大帅准许下属引本部人马北上,将小侄接回!”

    说到这里,独孤彦云心中也是暗暗懊悔,当初独孤策来阴山大营投军,他若是肯照顾一二的话,也不会有今天这事了。

    那个时候,也当真是鬼迷了心窍,只想着要让独孤策凭一刀一枪真本事熬上来,倘若能立下战功的话,他那偏心的大哥也不敢再动废长立幼的心思。

    哪承想,竟会害了自己的侄儿。

    柴绍又何尝不想,不说两家还粘着亲,独孤彦云又一直是他麾下得力干将,便是为了振奋大唐军民士气,他也想将独孤策救回来。

    这些年来,大唐与突厥人虽无大战,可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只可惜,大唐厉兵秣马,休养生息,整军备战两载,可与突厥人仍旧是大战大败,小战小败,边郡军民早就盼着一支能打胜仗的王师,可是~~~~~~~

    柴绍想了想,还是将衣袖中的书信拿了出来,递给了独孤彦云,道:“独孤将军,你先看看这个!”

    独孤彦云心下疑惑,双手接过书信,只看了封皮上的私章,心下便是一惊,身为当年秦王府的老人,他如何不知道这私章乃是当今天子登基之前,任天策上将之时所用的。

    看过书信之后,独孤彦云也是心下一凉,这封信确实是当今天子使人送来的,信中只说让柴绍坚守为上,静待时机。

    可这打败突厥人的时机岂是等就能等来的,无非是让大唐边军继续忍耐,克制,不要轻易去挑衅突厥人,竭力避免两国大战,为大唐积蓄力量争取时间。

    可如此一来,边军匹马不得北上,那独孤策等人岂不是断没有生还之理了。

    “大帅!”

    柴绍摆了摆手,叹息一声,道:“独孤将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贤侄少年英杰,不幸遗落草原,本帅心中也万分可惜,可皇命难违啊!”

    独孤彦云知道柴绍并非有意推脱,更知道眼下确实不是和突厥人大战的良机,一旦战败,扼守突厥人南下的必经之地泾州必定不保,到时候,突厥铁骑越过泾渭二水,便可直扑长安,长安守军如今能拼凑起来的不过三四万人,如何是数十万突厥铁骑的对手。

    柴绍见独孤彦云沉默无语,面带哀戚,心中也是不忍,犹豫再三道:“独孤将军,本帅这就上一道奏折,将令侄一事奏于圣上,一切都由圣上来决断便是了!”

    独孤彦云闻言,忙拜道:“如此,便有劳大帅了!”

    当天傍晚,柴绍的亲兵乘快马一路南下,至于当今天子李世民看到这封书信之后,会如何决断,那便不是旁人能揣测的了。